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 第四十六章 谏言

第四十六章 谏言(2 / 5)

正在崔破注目于眼前的雄浑建筑时,一个小黄门自侧门走出至他身边道:“陛下于东栖凤阁召见崔大人,请随我来”

“有劳小公公了”收回目光的崔破对那小黄门客气了一句后,便随他循着侧门入内而去。小心翼翼的避开含元殿前数十米长的波浪状龙尾道,约柱香的功夫过后,二人已经来到殿旁东侧精修雅致的栖凤阁前。

崔破再整了整身上的衣衫,前行至阁门处,在那小黄门的高声唱名声中入内而去。

入阁之后,崔破一眼瞥去,见除了两个小黄门之外并无别人,皇帝此番召见他来,竟然是一个单独奏对的格局,不免心下又是一阵迷惑,只是当此之时却不容他细思,趋步上前拜服于地,口称万岁不提。

一身便服打扮的李适直如未曾听到一般,只字不发的依然背负双手细细端详眼前这一副悬挂于书几之后的河北道地图,四镇所在之地皆被朱笔打上了重重的记号,而他目光所向却是紧紧将四镇围住的外围诸道。

崔破等候良久不闻皇帝起身的诏命,也只能硬着头皮跪伏等候,偶尔抬头轻轻瞥向眼前数十步距离处的明黄背影一眼,

又过了柱香功夫,正在伏地于大青石上的崔破膝酸欲裂,轻轻挪动之际,忽闻一阵幽幽的声音传来道:“崔卿,以你之见为何我大唐会在短短数十年间便国势积弱至此?”

闻言,崔破微微抬头,只见眼前发问的皇帝陛下并未转身,一如前时模样,只是这淡淡的话语声中分明包含着浓厚的愤恨与不甘之意。

面对这样一个大的问题,又是如此草草之间,崔破只能略一思索后答道:“我大唐先君励精图治,积百年而成开元盛世,其时固然是百姓殷富、万国来朝。然究其本质却如同烈鼎烹油,盛极难继,是故才有安史倡乱、天下分崩的局面出现,此乃大势所向,非人力所能及也。”

李适自长成以来曾多次听朝臣、甚至是自己的父亲分析过此事的原因;及至备位东宫之后,更是念兹在兹的都是这样一个问题,只是想过、听过无数种原因的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只让本是随意而问的他立时转过身来,细细看向眼前这个每次与之相见都能让他感到惊奇的少年。

越看,李适越是迷惑,短短不到一载的时间,从此子大婚当晚力请任职地方开始,便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惊奇与困惑。在逐步认识到震惊这少年能力的同时,他始终不明白这样一个世家出身的少年为何会与他的族伯有着如此大的区别,看其诗文最是一个典型的士子文人;然观其晋州所为却是肆意杀伐、少有顾忌,分明便是一个权臣雏形;及至出使吐蕃时的擅开边防四镇,那就更是无法无天了,且不说这里没有半分儒门子弟谨言慎行的模样,难道他做这些事的时候就真的没有想过后果?也没有半分保身全家的念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