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奋斗之第三帝国> 第07节 伊拉克战争

第07节 伊拉克战争(2 / 4)

在1930年6月,英国就强迫伊拉克签订了为期25年的《英伊同盟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军队有权占领伊拉克境内哈巴尼亚和塞巴两个最大的空军基地,如遇战争威胁,伊拉克亦应向英国提供其领土上的一切便利和协助。

1927年,英国结束对美索不达米亚的“委任统治”,扶植哈希姆家族建立伊拉克王国,但考虑到盛产石油的伊拉克地处英国与英属印度的咽喉,英国仍在当地保留大量驻军,比如在哈巴尼亚基地就驻扎有皇家空军的战机和一定数量的飞行员。

然而,英国用霸权支配中东事务,特别是怂恿犹太**量移民巴勒斯坦,激起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众多伊斯兰国家的愤怒,这种情绪又为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情报机关所利用。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席卷欧洲大陆并侵入北非之际,孤军抗战的英国正处于最困难的阶段,对伊拉克的控制已大为削弱。因此,伊拉克新政府企图同德国结盟以对抗英国。

德国发表支持阿拉伯民族运动的宣言后,伊拉克国内形成了以盖拉尼为首的亲德派和以努里?赛义德为首的亲英派,两派之间斗争激烈,英国与伊拉克的关系也趋向紧张、恶化。英国要求伊拉克摄政王伊拉废除该届政府。但是伊拉无力挽回局面,被迫和赛义德一起逃往约旦。伊拉克国内局势更加恶化。在英国人看来,伊拉克的局势已经演变为一场“亲轴心国分子的叛乱活动”。

在德国间谍弗郎茨?维曼-拉姆魁特的一手策划下,1941年4月3日,仇英的伊拉克大贵族拉希德?阿里?盖拉尼发动政变,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国防政府。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军事手段把所有英国人赶出中东,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自由。上台伊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他要对英国发起圣战。

起初,伊拉克政局的变化并没有引起英国驻中东最高军事长官阿奇博尔德?韦维尔爵士的注意,他认为伊拉克人不足为虑,真正的威胁来自于隆美尔的“非洲军团”。

然而,远在伦敦的丘吉尔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仅没有一丝担忧,反而兴高采烈起来。他在发给前线指挥官的电报中气势汹汹地指出:“我派出英国增援部队在巴士**陆,迫使反叛者在枪机刚刚扳起一半的时候,在轴心国未准备好之前,就一枪打死那个狗娘养的。”

在丘吉尔的一再督促下,韦维尔派出第10印度师第2旅于4月29日晚在伊拉克唯一港口巴士拉先行登陆,皇家海军的“竞技神”号航母、两艘巡洋舰和第10印度师其他部队也迅速开进。丘吉尔随即发出指示:“伊拉克现政府本身就是靠武装政变篡夺权力的政府,早已在精神实质上侵犯了我们根据条约获得的权益。对这样的政府、这样的国家,我们不承认它有要求作出保证的权利。”言下之意,这个政府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