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奋斗之第三帝国> 第18节 飞机史话

第18节 飞机史话(2 / 5)

一位让李德心情沉重。德国发动闪电战的法宝是坦克和斯图卡轰炸机。斯图卡伴随着尖利刺耳的警报声的黑色身影,给西班牙、波兰、法国、比利时、荷兰、北欧、巴尔干和苏联地面上成群结队后撤的军队和难民带来了数不尽的恐惧。

眼前站着的就是容克斯公司设计师赫尔曼?鲍曼。德国发展俯冲轰炸机,离不开容克斯和乌尔德,前者在1935年去世,后者在去年自杀,但他们给德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容克俯冲轰炸机和运输机。

相对于传统的大型“水平轰炸机”而言,小型的“俯冲轰炸机”的攻击精度和成本有明显的优势。俯冲轰炸方式能够利用俯冲减小或消除投掷的炸弹向前的惯性,从而有效提高炸弹命中率。当然,这要求飞行员技术精湛。

为了调节气氛,李德指着戈林和鲍曼拍着赫尔曼?鲍曼的肩膀打趣道:“你的父母真会给你取名字,帝国的两位政治局委员的姓名你各占了一个。”

在一阵轻笑中,赫尔曼?鲍曼脸红得像煮熟了的虾米。这个最有才华的设计师显然不善于人际关系,对这么个浅显的玩笑竟然找不到应对的话。

接下来是留着斯大林式大胡子的道尔尼,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和航空工业企业家。道尔尼为德国纳粹研制水上飞机和轰炸机。道尼尔公司研制出Do-17型轻型轰炸机,它呈上单翼结构,机身细长,因此被称为“飞行铅笔”。

李德关切地问道:“你研制的Do-335“箭”式快速战斗机进展如何?”

道尔尼的秃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喃喃道:“我没有完成元首交给我的任务。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每次加速时,飞机抖动得非常厉害,发出爆裂声,快要散架了。”

李德轻声告诉他:“那是音障。”说完走向研制德国He111中型轰炸机的古尔特兄弟。

元首简短的一句话,仿佛平静的湖水里投进了一颗石头,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元首竟然知道这个超前而深奥的专业术语,对元首由于非常敬佩而愕然,像一尊尊石雕一般。

李德也在发愣,不知道怎么从脑海深处蹦出来这个高深答案,好似有神启一般。

道尔尼的脸上的五官扭曲成一团,最先反应过来:“什么是音障。”

李德手准备伸向瓦尔特?古尔特,这时扭头回答:“音障是指飞行器速度接近音速时,会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造成震波,进而对加速产生障碍的现象。进入超音速后,航空器前端起会产生一股圆锥形的音锥,在旁观者听来有如爆炸一般,称为音爆或声爆。”

李德与齐格弗里德?古尔特握手,戈林轻声提醒他忘记了瓦尔特?古尔特,李德醒悟过来,一手抓着一个,反正是弟兄俩。古尔特兄弟俩都向他伸出双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