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359章“小武备学堂”

第359章“小武备学堂”(2 / 3)

尤其是小武备学堂,此时多是十一二岁的少年,此时正年岁小,还不足以上战场,可是年之后,身子骨长大了,那时就是北伐的精华了。

这些孤儿,父母都是被金军残害,对金军有着刻骨的仇恨,又受着当今皇上恩惠,视当今皇上为父亲,最为忠心不过,这样的少年是可怕的。此时还看不出什么,可是几年后,那就恐怖了!

隐约间,素衣有些明白。此次北伐,与其说是为了灭杀伪齐,不如说是为了试水,为了练兵。

江南太安逸了,长久呆在这里,兵都练废了,唯有血战,才能练出强军。

…………

的确,正如素衣预料的一样,成立武备学堂,就是为了打持久战。

赵朴有自知之明,不会觉得打上几次大决战,就能灭了金军,金军若是那样容易灭了,也不叫金军了。总体的策略就是磨死金军,不断的激战,不断的小会战,不断的断刀割肉,减少女真兵数量。

女真兵很是强dà

,奈何人数太少了,经不起死亡。

一旦女真兵阵亡超过十万,金国就是元气大伤;一旦女真兵阵亡超过二十万,金国就有覆灭的危险。一旦,女真兵阵亡数量太多,超过自然出生率,就会使女真兵越打越少,直到最后承shòu不住战争损失,直到灭亡。

而武备学堂,就是磨死金军的大杀器。

一开始组建武备学堂,只招收读书人,尤其是书呆子。书呆子,有一万个坏处,但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死心眼。一旦对书呆子实行洗脑,绝对忠心无比,不必担心叛变,不必担心尾大不掉。

此时在校,或是毕业的武备学堂学员,已经有五千多人。这两千多人分布在宋军的各个体系的军队中,主要位居在中下层,以便更好控zhì

地方军队,更好的瓦解地方派系,同时将武备学堂的作风引进到各个部队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而小武备学堂,专门招揽十几岁的孩童,教授读书写字,教授简单的军事训liàn

,在十六时,毕业参军。

小武备学堂,有些童子军的味道。

一般老兵在战场上,勇敢无畏,可是遇到战事不利,也会选择退去,甚至跑路;可是十六七岁,处在未成年的半大小子,却是战场上悍不畏死,勇敢无畏,让人畏惧三分。

他们热血冲动,容易被洗脑;他们单纯,三观尚未形成,极易受到蛊惑;他们无知,漠视他人生命有如草芥,是战场上最适合的兵源。

很多名将有意识地在军队中征召未成年人。

在战争中,童子军扮演着重yào

的角色,也是最为忠诚。

历史上,太平天国时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