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226章破虏报,武备学堂

第226章破虏报,武备学堂(2 / 4)

尚武之歌,这是要给士子灌输尚武之气,减少靡靡文风,振作汉人血气。

秦法最为残酷,可是秦法却是强军之法。

在秦代时,秦军实力最强,超越历朝历代强军。能保持百年强军者,唯有秦国!

“我朝文风鼎盛,武力弱小,惨败于金军,汴梁沦陷,国势颓败如此,唯有强军,尚武,才能保全社稷!只是开尚武之风容易,一旦流传下去,容易形成藩镇割据!”李若虚担忧道。藩镇割据,是大宋曾经的噩梦,为了避免这个噩梦发生,历代君王费劲心力。

只是如今,国事衰微,哪怕是明知藩镇割据危险,也得开。正所谓不拼上一把死路一条,拼上一把也是死路一条,为何不拼上一把。

“这里还有!“说着虞允文,将一沓针线封好的报纸,递了过来。

李若虚接过来,仔细翻看着,其中不乏好文章,可也不乏荒唐之文。

如《宋金战局分析》,从各个数据分析宋金之间的实力对比,文章中旗帜鲜明的写出,追求一战大败金军,收复失地的想法是荒唐的,金军没有那样容易被打败,这种速胜论是错误的;而认为宋朝必输,唯有割地,唯有乞和也是错误的。指出持久作战,才是胜利的唯一途径,在交战中宋朝可能出现局部失利,也可能出现局部胜利,这都是正常的,应该胜不骄,败不馁。长久作战下去,金军必然国力不支,最后失败。

李若虚看后,大觉有道理。

比如,《完颜宗望之死》,有些侦探小说的味道,其中分析了宗望与宗翰的矛盾,宗望中暑后,离奇死亡,有阴谋诡计的味道,文章中分析,可能是死于宗翰的谋杀。

李若虚只感觉到好笑,这有些挑拨离间。

比如,《被俘皇族记事》,讲述的很是简略,不足二百字,却是写出了被擒走的两位皇帝,诸多大臣凄惨生活。

李若虚看着,心中恻然。

而《投降,或是议和》,一文更是慷慨激昂,文章最后写道:宋金之战,是你死我活之战,没有讲和的可能。我们这一代,注定是血战的一代,注定是拼死战斗的一代。我们这一代,可能会死很多人,但是只要是走到最后,胜利必然是属于我们的,为子孙赢得了生存空间;若是我们畏惧了,怕了,向金军扔掉武器,象奴隶一样跪下来,向金军磕头求饶,说不定金军会饶了我们一命;但是,他们也可能毫不介yì

地砍下我们的头颅,然后用刀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就是奴隶。不想做奴隶,不想子孙后代做奴隶,就握刀枪,奋力砍向敌人吧,斩下敌人头颅,再踏上几脚,用血淋淋的事实告sù

他们,犯我华夏者,必死无疑。

当翻看完毕时,李若虚道:“破虏报,何时发行的,我竟然不知dào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