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34章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第134章争名于朝,争利于市(1 / 4)

张所听着,心中暗自惊叹。

听着官家的论断,讲述着宋金交战的形势,以及战力对比,到后来的北伐,张所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只是还是觉得还都汴梁为上策。

赵朴继xù

道:“张侍郎,主张还都城汴梁。京师双重城池有八十里之广,宗社、宫阙、省闼、百司都在这里,居住在京城足以控zhì

河东、河北这些国家根本之地。还都汴梁有五利:侍奉宗庙、保护陵寝,这是第一;慰安人心,这是第二;维系四海的愿望,这是第三;解除割弃河北的疑虑,这是第四;朝廷及早有安定之处而抓紧边防,这是第五。”

“总结起来有五利,祭祀宗庙、安抚人心,掌控天下,拒绝割地,巩固边防!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点,祭祀宗庙、安抚人心、掌控天下,这为天下大义,天下大名;拒绝割地,巩固边防,这为天下大利。这让我不觉想起了司马错论伐蜀国!张仪说得好,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名利,皆在中原,更是在汴梁。只要还都汴梁,就可以得到天下大义,天下大名,从而逐鹿天下,问鼎中原!”

赵朴道,“中原为天下之腹,想要争夺〖\中文网

m.top.天下,必然要争夺中原,想要成为天下正统,必然要争夺中原!”

“但是如今,我们有争天下的本钱嘛,有本钱争夺天下大名,天下大义吗?”赵朴冷笑道,“如今我们全是一群丧家之犬,我的父亲,兄长被金军擒拿而走,上万百姓被掳走。宋朝的正规军全数覆没,新军又尚未练成,争夺天下,我们有资格吗?”

“如今我朝处在弱势,朝不保夕的形势之下,这时最重yào

的不是争夺天下,与金军一决雌雄,而是一方面,与金军战斗,在战斗中培养新军;另一方面则是要稳定后方,修生养息,积蓄民力。总之一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练新军,缓北伐。”

“昔日,瓦岗的李密,天下称雄,为天下第一豪杰,只可惜没有稳定的后方,没有强军为支撑,却是狂妄的要进攻中原,想着稳定天下,结果在洛阳城,耗尽了瓦岗的精兵,最后兵败,落下凄惨结局。”

“若是他那时,不要急着问鼎中原,不要与王世允争斗,而是北去占据河北、山东等地,获得一块稳定的根据地,然后在逐鹿中原。那时运气好,可以一统天下;运气差些,也可以对峙关中,再现北周与北齐对峙局势。可惜了,一步错,步步错,再无回天之力!”

“在没有稳定的后方之前,在没有强军之前,在没有一举覆灭金军的实力之前,最好不要轻易还都汴梁。一旦还都汴梁,只会耗尽我朝最后一点力量!”

张所哑然,宗泽暗自点头。

“若是有百万秦军在手,若是有二十万汉军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