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25章帝王之术

第125章帝王之术(2 / 4)

可是在末世,弄不好就是亡国之君了。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些话,忽悠老百姓还可以,君王若是被忽悠进去,那就悲剧了。崇宗皇帝就是悲剧货色,灭了魏忠贤,也就罢了,竟然被东林党一口一个圣君忽悠住了,解散了东厂,自废武功,结果朝堂江河日下,越混越惨。

帝王学即厚黑学,脸厚心黑而已。这两样说起来简单,要想做的得心应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任何礼仪廉耻甚至亲情、爱卿、友情在权位面前统统都要让路。别说是不相干的外人,历史上杀父灭亲夺取皇位的事情也不少。历代都是喊着德乃立身之本,然而到了他自己那里,就变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了。

赵光义身为臣子,却害死了哥哥赵匡胤,篡位夺君,可谓是不忠;杀死自己的侄儿,可谓不仁;纵然将士太原烧杀抢掠,可谓不义。用儒家的说法,是不忠不仁不义,等同于禽兽。若是换成帝王之术,则是杀死皇帝,叫敢想敢干;杀死侄儿,叫斩草除根;纵然将士太原烧杀抢掠,叫杀人诛心;抢夺侄儿的皇位,叫能者居之。

五胡乱华后,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朝代更替如此频繁,那是因为人心乱了,人心一乱,天下人自然生非份之想了。而如今,汴梁城破,他赵朴为何能轻易而居当上皇帝,无人反对,就是因为人心不乱。

“宋太宗赵光义做得不好,不择手段,急于上位,成为他一生的污点;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终不省,这又是他人生的另一大污点。而我不会!”

翻看着前代帝王,留下的读书笔记,对于帝王之道的零散评论,赵朴只感到书到用处方恨少。

帝王之道,本质是外儒内法,以法、术、势,三把刀,驾驭大臣,百姓;同时又用儒家的忠孝礼义,君王社稷等,给百姓大臣洗脑,统一思想。而这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帝王是玩火,一个不小心就烧着自己了。

一想到满朝上下,心思各异,诡异算计的大臣,赵朴就有些头疼。

他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玩弄心计,玩弄权术,玩弄钩心斗角,他拍马也比不上朝廷内的那些老油条。而最为忧虑的是,他此时当了皇帝,却是没有嫡系,八字军勉强算是嫡系,算是有一只可用之军。不过在朝堂内,他却是没有依靠的亲信嫡系。

周文王有姜子牙,齐桓公有管仲,秦孝王有商鞅,秦始皇有李斯,刘邦有萧何,刘备有诸葛亮,曹操有郭嘉,李世民有魏征,赵匡胤有赵普,宋神宗有王安石,宋高宗有秦桧,而他又有谁能挑起大梁!

李纲,还不行?言过其实,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