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21章刘光世

第121章刘光世(2 / 4)

役,而不是进攻性的战役。自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以后,川、陕战场大致上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吴玠显然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就,未能大举出师,克复失地。其实,也不是他不想大举出师,而是本事不行,一旦出事必是大败。最后竟以服食丹石、沉湎女色而死。

刘锜原来的地位和声望并不高,顺昌之役,使他一战成名。顺昌之战是防御性的战役,纵观刘锜的军事生涯,也只有此仗打得出色。往后绍兴十一年柘皋之胜和濠州之败,已大不如前。二十年后,金海陵王大举南侵,刘锜败于淮东,军事声誉更是一落千丈。

韩世忠一生最出名的有两仗,一是黄天荡之战,以八千水师堵截金朝大军,一度使完颜兀术(宗弼)相当狼狈,扭转了宋军望风奔溃的颓势,但最后仍以失利告终;二是大仪镇之战,被撰写神道碑的赵雄和往后的史传夸大为“中兴武功第一”,其实不过是伏击金军万夫长聂儿孛堇的前锋部队,杀敌数百的小捷。此后韩世忠率军长期守卫淮东,除曾攻取海州外,屡攻淮阳军不克,在救援濠州时又被战败,无大的战功可言。

南宋初年的诸大将中,只有岳飞是进攻型的将帅。南宋的其他将领中,吴玠、刘锜是防御型的将帅,守则有余,攻则不足。韩世忠的抗金意志很坚定,但是军事成就不仅比不上岳飞,而且也不及吴玠、刘锜。刘光世和张俊,后世的评论是养尊处优、畏敌怯战的庸将懦夫。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从宋朝开始,就没有所谓的大将,名将。

所谓的中兴名将,不过是宋朝人吹嘘夸张的成分居多。比之秦汉唐时代的名将,差了很多个档次,不论是战绩张功,还是人品都是大大不如,顶多是廖化之流,比不上吴起、白起、蒙恬、韩信、李靖、李绩等。

而唯有岳飞,是一个堪比韩信、李靖、戚继光之流的名将。

或者说,所谓的中兴名将,本身就是为了衬托岳飞而存zài

,红花还需yào

绿叶陪衬。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出色了早夭。

这也是岳飞的悲剧。

…………

刘光世,也是中兴四大名将之一。

这时,赵朴才恍然间想起来,似乎真的有这个人物存zài。

刘光世一贯畏惧金军,每逢奉诏移驻前线,大多不奉诏而设法退避,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部属,成为当时人数最多的军队之一。刘光世还常虚报军额,多占军费,作战时又多不亲临前线而是坐守后方,以便必要时逃跑。

在淮西事变中,郦琼直属部队虽只5000余人,但在他的煽动裹胁下,同年八月叛归伪齐的竟达4万人之多。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5.2万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