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弹痕> 契子 六类部队

契子 六类部队(2 / 4)

也更容易升官,也许还能混个好名头,但是在部队实际权力却不算很大的那种。

第四类部队,是科研部队。

就好象我老爷子,十八岁参军,抓到过苏联特务,在和苏联关系最紧张,随时可能开面开火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大规模突击,对中国领土进行大纵深战略破坏的时候,他老人家为自己准备了十三颗反坦克火箭弹!

真正了解军事的人应该明白,这可比为自己留下最后一颗子弹要悲壮多了!当时的单兵式反坦克火箭炮后座力太强,一般士兵如果连续发射十三颗火箭炮,就会因为心脏无法承受负荷而猝死。当时中国面对苏联这种能集结几十甚至上百个机械化师,进行三百公里以上大纵深战略打击的军事强国威胁,只能利用人海战术,以空间战、人海战,不断拉长敌人机械化部队的补给线,来换取战机。当时全国已经做好了打游击战的准备,军工厂一年时间内制造的子弹,数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简单点来说,我用普通步枪练习打靶,射出的近四万发子弹,其中有三万发,是那个时代紧急生产的!现在部队里还有大量当时制造的子弹。

就是因为有了和敌人坦克同归于尽的心理,老爷子后来对坦克有了极大的兴趣,不知道怎么混的,在重新上了军校补习后,竟然开始研究武器装甲车,最后竟然转成军代表,负责监管军工厂,专门制造坦克、装甲车和架桥车。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下,我最喜欢看的杂志就是解放军文艺,在某年某月的某一期上,看到了老爷子的名字,我才知道,他老人家在全国专研装甲车的文职军人中,也能排到两百多位。在我们家客厅里现在还挂的一张足足六尺长的相片上,就是他们198X年在北京开会时拍摄的合影,那时候老爷子还算年轻,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最后一排。

他们这一类,就属于军工科研及制造单位。

在七十年代,军工厂的口号是,一等品支援兄弟国家,二等品内部交流,三等品供给军队!后来有一次我问老爷子,军工厂不是为我们军队服务的吗?怎么却拿三等品来供给军队?!

老爷子没有回答我,他只是略略苦笑了一下。他老人家最后走到了大校也就是正师级别,在退役的时候,被升成了少将,但是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竟然脱离了真正的军队。我有两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位,老爷子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好的职业军人。不过我让他失望了,混来混去舞台上也曾经跳了几回,军队中也曾转了好几轮,我最后竟然成了一个靠码字为生的职业写手,人生的莫测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五类部队,是真正的职业军人,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战斗机器。我自己也属于这一类军人。我是研究狙击与反狙击的军人,中国在八十年代,都没有自己统一的狙击教材,也没有专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