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367章 远征军来信

第367章 远征军来信(2 / 3)

气成正比的奇葩。

最终,在衡量利弊之后,郑恩还是决定派出支援,只是支援人数的组成,还在待定。

人的眼界不能只停留在眼前,很多时候要放长远一些,就像是后世近代的清与倭国,同样是闭关锁国,而倭国很快就清醒了,并快速发起改革,准确的往前追赶,最重要的是无比的狠心。

其中一点就是,为了快速的跟上时代,狠下心来用最野蛮的方式,大量输出倭国人口。

如电影叶问前传的一幕,还是少年的倭国人,被倭国好像扔垃圾似的大量扔到华夏,而等到倭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这些侥幸活下来并已经长大的倭国少年,都将为我倭国的侵华战争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这类为战争输出的人口,输出到没有发生战争,但更强大国家、掌握更多高科技国家的人口,侥幸活下来的,又成才了,怀着祖国情怀回国的也不在少数,如此对倭国发展,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如今,自己要做的就是学习历史上的正确路线,以更温和的方式输出人口。

其实还有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是直接用武力征服,以郑家军的能力,关键时刻也可以将郑家十八芝拉下水,旁的不说,起码可以用武力征服半个南洋的。

不过,现在是走不开,因为还有清虏没有解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还没决定好第二批赴欧洲远征军成员,多铎一举攻下甘陕又一举攻下山西的消息传来了,而且,多铎大军已经打通了太行山,与北京的多尔衮连成了一片。

这人还没散去,又一个重磅消息,让会议再次继续,饭还没吃呢,郑恩只好招呼护卫准备饭菜,大家一边吃一边进行下一个会议。

随着郑恩身份的提高,跟郑恩一起进餐的机会是难得的,比如说李书林就很久没有跟郑恩一起进餐,如此倒也一举两得。

因为清虏的存在,郑恩一直不能放开手脚的实行殖民扩张,而一直在华夏故土上打来打去,对于郑恩自己来说,是有些不愿意的。

面对烦人的清虏,郑恩如此想着:

对于自己来说,就算是打下了半个华夏,自己做皇帝,都不如打下一个吕宋群岛,因为打下了吕宋群岛之后,自己有的是方法让它成为华夏故土神圣不可侵犯、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打下半个华夏做皇帝,却是于历史,无太大最实际的作用。

所以,能一举解决清虏,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只是向外输送人口了。

能一举解决清虏,自己将可以实现全面对外扩张,还是挑最好的土地,传承给华夏子孙。

会议进行的时间,比之前关于是否派出第二支赴欧洲远征军,还来的长久。

也反应了郑家军文武,更看重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