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179章 来者不拒

第179章 来者不拒(2 / 3)

条的去推敲。

以后你全权负责这件事,那就可能无法抽出身来给我出谋划策了,这样,你看看你有没有什么才子举荐一下,举贤不避亲,哪怕是您的儿子都可以。

另外再升程源为参军,入主帐参谋军事。”

程源,字金一,江津人,去年刚刚中的进士,还未来得及补缺做官,历史上官至南明兵部尚书。

历史上的评价是慷慨识机变,好谈兵,但是为人躁进,被清议所鄙视,因此不被重用。

中了进士还没来得及补缺为官,本就不讨喜,崇祯不亡,他也够等了才能排到他补上缺。

甲申国难也就是李自成攻破北京,李自成上吊的时候,天津原毓宗等起兵响应顺军,就是程源找到忠明的天津总兵曹友义,一起聚兵反对原毓宗,还想救出被原毓宗囚禁的巡抚忠骨冯元飏。

可惜失败了。

王晓进城的图谋光复天津的时候,他又有参与,之后天津真给光复了,他程源也因此跟郑家军搭上了关系。

刚好他依旧没有官身,又对郑家军有好感,这里也欢迎他放开的谈兵,正好提拔。

不过这样的人,自己却是能用的,对于自己,好谈兵这是好事,至于躁进,就怕他跟不上郑家军进步的步伐。

而程源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年纪,而立之年,不大不小,刚刚好。

程源还有个哥哥程洵有些才能,明朝以进士为鬼,因为未中进士,又不想以举人的身份报备当官,因此也没有官身,也可以招揽过来。

军议进行了一个时辰之久,详详细细的敲定了各项安排,还好是坐而论道,不然这真是够难站的。

想象一下,掌控着你现在未来和你身家性命的人,跟你开会,你站在那里敢有多余的动作吗?全神贯注的站着一动不动,两个小时,简直是要晕倒的节奏。

有时候一场会议也不是两个小时就能解散的,如崇祯朝的朝会,多是凌晨两三点出发,到目的地只后,一站就是站到黄昏都有可能,其中不乏李邦华这种七旬老者。

想象一下都要命。

所以郑恩提倡坐而论道。

军议商量的差不多了,对于大家来说这种坐着商量事情的军议,简直就是享受,同时也更容易集中精力,不会因为站的脚痛想晕倒,而分心,没听清他人的话,更不会因此碰到要命的回答错话。

只是大家都不懂为何大帅郑恩对于招兵的要求放的这么低,郑家军缺兵吗?还真不怎么缺,算上少年亲兵,七万大军呢,不,现在是八万了。

因为郑成功带来的三千海师,加上从陆师中调了一批,及新招募了一批入海师,再加上招募了一批填补陆师的空缺。

正逢乱世,朝不保夕,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