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151章 “换骨不换皮”改革

第151章 “换骨不换皮”改革(2 / 3)

的圣旨。

明代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大部分品秩不高,甚至很低,但其政治地位却极为突出。

拥有着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纠察百司、百官,巡视、按察地方吏治等等权力。

大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衙门,从皇帝到百官,从国家大事到社会生活,言官都能管,并且是合法的监察和言事范围。

可想而知言官的权力有多大,可偏偏这群权力极大的言官,品秩很低,拿着微薄的俸禄,在明初货币购买力足的时候还能糊口。

到了明中后期,随着西洋人带着大量金银的涌入,及天灾人祸,几百年不长的俸禄,上这些权力极大的言官连全家糊口都难。

想象一下自己监督的人,每天花天酒地、妻妾成群,嘴角漏出的东西都够他们一家子一年的正规收入还多,这些言官心里是何感受?

想象一下当着高风险、握大权,人前耀武扬威的言官,父母妻儿却在饥寒交迫,随时可能饿死,这是何感受?

以至于,当了明后期,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能吃饭穿衣,为了孝道,言官身陷门户,沦为走狗,党同伐异,朋比为奸,置国家命运于不顾,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才有了大明亡于党争。

这样的言官,自然是不能将掌握国家命运的下级票拟权交给他们的。

而且言官管的太宽了,什么都能管,又偏偏什么实干的职位都没有,很多更是什么都不会。

就好比让一个不会炒菜的人来管理炒菜,不按他的要求来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动不动还要死谏,可想而知这盘菜是什么样子。

一盘菜都管不好,怎么管天下?

不过这下级票拟权,交与的是经过郑恩暗中委婉改革的言官,这些言官还是以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并在地方各行省设给事中。

这些言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代表的只能是自己所在部门的监督事宜。

如兵部给事中,只管专业对口的兵部监督事宜,直隶行省新设各科给事中,监督本省本科监督事宜。

依旧可以直达天听的上谏,但只能上谏本部本科或者本省本科的谏书。

而不是之前的上天入地无所不管,偏偏还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这样就极大的控制了瞎指挥,毕竟隔行如隔山,就像是仁道等,就不适合用来管理监督军队,信道就不适合用在敌军身上。

当然,像彻底将言官改革成心目中的类似议会议员,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没错,郑恩要做的,就是让言官继续披着大明惯例祖制的外衣,骨子里将言官改革成,类似的十九世纪的列强议会议员。

最理想的是十九世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