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36章 宿敌

第36章 宿敌(2 / 3)

大顺将给大家分田地,免赋税,天下苍生的好日子来了!

大顺万岁!”

本就冒险上街的游街唱戏队伍,等的不就是这巴结顺军的机会?顿时整个游街队伍被点燃了,一个个眼冒精光,仰着脖子大喊:

“大顺万岁!”

同在游街唱戏队伍中郑恩不得不跟着大喊,不过只喊“万岁”,大顺二字只张口不发声,还在心中默喊大明。

还好周围人激动的很,根本没有人注意郑恩有何不同。

两个不同队伍中的郑恩与顺军矮瘦将领眼神交叉而过,郑恩记住了他的脸,同时连忙以献媚的笑回应对方的眼神。

两人不知道的是,这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两位宿敌之间的眼神相交,也是两位唯一一次见到本人的时候。

郑恩跟着游街唱戏队伍前行的时候,隐隐听到“宋……”什么的,只是太嘈杂,没有听清楚,而且不知道是啥意思,也就没有注意。

郑恩随着游街唱戏的队伍,观察着北京城如今的情况,几圈下来,对时下也知道了个大概。

总的来说跟历史大轨迹没有多少变化,不过这个情绪没有持续多久,当游街队伍走到李邦华那破败的家门口时,郑恩的观念变了。

李邦华家门是打开缝隙的,而且还有眼睛在往外偷看,那么说李邦华也如高文采一样,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直接殉国。

李邦华不比高文采,高文采只是千户,小人物而已。

李邦华就不一样了,大明左都御史,堂堂大明最有特色、最代表民主的言官之首。

当然,这个民主是片面的,是有它的圈子与区域的,更多的体现在言论自由方面。

他的殉国对整个天下的时局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上言官领袖之一副都御史施邦绍也殉国了。

这可以说深深的影响着控制整个大明舆论的言官,最少在很多言官没有投降之前,都是嚷嚷着报效国家,传递了爱国主义思想。

说来说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李邦华没有殉国,对于整个历史轨迹的影响都是极大。

郑恩再也忍不住一探究竟,招呼完另外两人,在隐蔽处时,三人偷偷离开队伍。

离李邦华家不远的一个深邃小巷子,郑恩、青狼、高文采三人汇聚在一起。

“发现没有,李左都御史家有人。”

郑恩刚说完,高文采倒是疑惑了,他家有人不是很正常吗?

不过他很快想到了昨晚郑青狼所说,所有前晚郑恩拜访过的人,郑恩都去做过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劝他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已知的,除了高文采这个特殊,其他都已经殉国了,今天加入巡街唱戏队伍暗中观察的时候,也证实了这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