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文明的见证> 第1080章 多样的恒星系统

第1080章 多样的恒星系统(1 / 3)

就算是只有在星系的边缘才能孕育文明,对于拥有上千亿恒星的银河系来说,孕育几万个文明还是比较正常的。感谢伟大的银河系,我们才有如此众多的文明。感谢如此宽广的银河系,容纳了这么多文明,包括那些一脑子糨糊的文明。

宇宙中,像银河这种星系保守估计有上千亿个,真的不好估算宇宙中有多少文明。宇宙中的恒星系统,也是多种多样。

由两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称为联星、联星系统或物理双星。如果没有潮汐效应、其它力量的摄动、和从一颗恒星至另一颗恒星的质量的传输,这样的系统是稳定的,并且两颗星会在以质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上互绕着。联星的例子有天狼星、南河三和天鹅座X-1,而最后的这个可能是一个黑洞。

聚星或物理聚星是超过两颗以上恒星组成的系统。聚星系统如果由三颗恒星组成,就称为三合星、三重星或三元星;四颗星的系统称为四重星或四合星;五颗星组成的称为五重星;六颗星组成的称为六重星;七颗星组成的称为七重星,依此类推。这些系统都远小于有100至1,000颗恒星,动力学系统更复杂的疏散星团。

理论上,模拟一个聚星系统比模拟联星系统更困难,当多体问题的动力系统介入时,可能呈现浑沌的行为。许多小集团的恒星被发现是不稳定的,一旦发生一颗星与另一颗星过度的接近,便会发生加速而会从系统中逃逸掉。如果这个系统出现埃文斯所谓的阶式模型,还是有可能稳定。

在阶式模型系统内,恒星被分成两个小集团,各自在较大的轨道上绕着共同的质心运转;每个小集团也都是阶式模型,意味着小集团又必需再分为更小的次集团,而且一质如此的细分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恒星的运动将持续的以接近稳定的轨道,遵循开普勒的轨道绕着系统的质量中心。不同于拥有数量庞大恒星的星系和星团而更为复杂的动力学系统。

许多已知的聚星系统都是三合星;更多星的聚星系统则随着恒星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性的减少。例如,在1999年修订的Tokovinin目录中列出的物理聚星,728个系统中有551个是三合星。但是因为选择效应,我们在这些知识上的统计常是残缺不全的。

由于前面提到在动力学上的不稳定,三合星通常都是阶式模型:它们包含两颗靠近的联星对和一颗距离较远的伴星。有着更多恒星的聚星系统也都是阶式模型。所知最多的是六重星系统,例如北河二(双子座α),它是一对联星以更远的距离绕着另一对各自也是联星的联星系统。另一个六颗星的系统是ADS9731,它由两对三合星组成,每一对都是伴随着一颗单独恒星在轨道上运转的光谱联星。

按照现代科学的定义,所谓的恒星系统通常是指那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