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血性(2 / 3)

后,这种血性才被放大出来。

“在我下连的第一天,我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入连仪式。”

钢七连的连史是一道引子,萧辰被引出来,便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血性是人固有的东西,它可能源自于人对自身信念的守护。中国军人的血性,来自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所以当遇到装备和战术远强于自己的敌人,在弹尽粮绝之际,依然可以挥起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

“他们知道,死不可怕,可怕的是身后的祖国和人民被铁蹄践踏——那将是对一名军人最大的侮辱。”

写作这种东西,从来都是需要灵感的。

灵感来了,一挥而就,洋洋几千言也不过转眼功夫。

灵感未至,任你怎么抓耳挠腮,也不可能在纸上写出花来。

对于萧辰这个考场上唯一的大学生,监考军官自然给与了格外的注意力。当他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还在阅读短文,所以其中一名少校走过来,想要看看大学生的水平有多高。

于是他就看到了,萧辰用一个半小时,写了一篇八百来字的作文。

不是他写的慢,相反,落笔的时候,萧辰不仅字迹工整,书写还非常流利。真正拖慢节奏的,是萧辰写那么一两个段落,便会低着头思考。

不,阅读了萧辰作文的少校知道,那不是思考,而是回忆。

钢七连的大名他也知道,但是钢七连的连史他却不甚清楚。萧辰笔下只是简短的几行字,便让他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字数寥寥,却更容易让他清楚背后隐藏的流血牺牲。

直至萧辰写完最后一个字,就连少校都长舒了一口气。

他觉得,在场这么多考生,思想跟这个上等兵一样的,可能有很多。但是反应在一篇文字中的深度,完全没人能够比得上。

没有报告,萧辰整齐地放下试卷和答题纸,走出了考场。

与此同时,铃声大作,第一场考试宣告结束。

少校带着萧辰的试卷和答题纸回到讲台,对看着他有些疑惑不解的女军官轻声赞叹:

“一个上等兵,说的话居然让我都热血沸腾的。钢七连啊,果然是个出好兵的地方。等哪天有时间了,一定要去那里学习学习。”

考试对答案,不管在部队还是地方,都是同样出现的。萧辰走出考场的时候,702的十六名官兵早就等候在去食堂的必经之路上。

看到萧辰出现,他们纷纷围上来:

“老弟,咱们都得谢谢你。刚才对过答案,咱们选择题最少都能拿九分,阅读理解,不管是古文还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统统拿到七成以上的分数,你可真是太厉害了。”

虽然不像后世那样考试后就有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