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仙侠小说>美人三千笑> 一些历史资料

一些历史资料(2 / 12)

为庶人,永远不能再当官。虽然合情合理,但真是有点小题大做了。陈郡谢家面临灭顶之灾,这下满朝文武不干了,劝说的人络绎不绝跑到谢家,要谢家的老四出山。

为什么满朝文武这么紧张谢家?因为谢家如果沉下去,他们的地位也不保了。

在他们这个年代,最有权有势的人是当朝大司马桓温,在名义上,他是全国三军总司令,并且掌握全国近一半地方的实权,但是未能染指中央zf实权,除此之外,拱卫首都的周边大区豫州和徐州军政实权也不在手中,特别是豫州,它是谢家经营十多年的领地,桓温用了许多手段,始终不能拿下。在强势的桓温势力面前,中央zf和豫、徐两州互为依靠,取得与桓温的恐怖平衡,现在豫州谢家被拿下,大司马可以推荐人马代替,甚至直接“代管”,而实jì

上如果桓温开口,也真没有理由,也没有人敢拒绝他。所以目前的情况,对东晋皇室和各个名门大户来说,人人自危。

能挽救时局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谢家的老四谢安。

谢安这年40岁,按我们现在45岁还可以评“十佳青年”的惯例来说,他还年轻,可是放在1700年前,中国人的寿命普通只有五十多岁的情况下,他已经是中老年了,而且更糟的是,谢安还从来没有当过高官,只有年轻时候当过1个月的小官,按照现在“年轻化、专业化”用人标准,他当初级公务员都没资格。

但是他有资历。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中华文明的初创时期,后来严格的选官制度还没有成型,年龄根本不是问题,如果算上之前姜太公70岁才出来上班的经lì

,40岁真的还是风华正茂年纪,在那个年代,当官最重yào

的条件是候选人的名声响,在遥远的古代,传媒业非常不发达,口头传播是当时社会的主要传播形式,虽然据戈公振说,从汉代开始就有《邸报》,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物证据,但从唐人记录来看,邸报其实只是zf传单而已。所以一个人成名,非常不容易,基本上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写文章让人传抄,二是行为放达,出位,就跟现在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一样。但是成名之后还能当上官,还有一个很重yào

条件,就是要有个向皇帝推荐你。尽管当时选拔人才,从汉代起就规定地方官有荐举人才的义务,但是大家都知dào

,不民主的社会,一定会存zài

惰政,更何况当时社会为了杜绝官员在选拔人才方面应付了事,还规定了一个连坐制度,就是你推举的人才将来出了事,推荐人也要承担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利益相关,没有什么人会没事找事,冒险推荐个不相干的人上位,因此,这个看起来很周全的制度,实jì

上就催使了人才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