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 第235章 这个成果理应获得诺贝尔奖

第235章 这个成果理应获得诺贝尔奖(2 / 3)

这篇论文发布后,再也没有人质疑,徐佑发现150K高温超导材料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了。

即使舒尔茨仅仅是重复了徐佑的实验,但这一成果,依然具有不小的意义。

舒尔茨在论文中,同样没有体现出整个实验过程所有的细节。

对于材料的制备方法,材料的性能分析,都是写得比较简略。

徐佑以及高温超导项目组的成员们,在舒尔茨发布了这篇论文后,都仔细的查看了论文中的内容。

并从中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细节。

在这种材料的制备方式上,舒尔茨与华夏材料专家的制备方式并不相同。

即使舒尔茨没有详细说明,他的具体制备方法。

但仅仅从制备的大致流程中,华夏的材料专家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与我们不同的制备方式。

为此,邢书平特意组织大家一起,召开了临时会议。

“德意志材料专家舒尔茨的论文,想必大家都看了吧。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舒尔茨具体是怎么把150K的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出来的,但方法肯定是与我们不同的。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再尝试一下其他的制备方法了。”

其实对于一种材料来说,制备方法很可能不是唯一的。

就比如说,想得到单质铝,有非常多的制备方法。

而在工业上,都会通过电解的方法,去制备单质铝。

因为这是一种最成熟,成本最低的制备方式。

我们虽然已经成功的制备出了多种新型的高温超导材料。

但这并不代表,这就是成熟的制备技术。

如果能够探索出成本更低,更方便的制备技术。

对于之后超导材料的应用,意义非常重大。

不仅是对于150K超导材料的制备。

甚至也可能为202K超导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方向。

“看来,一定程度的学术交流,还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啊。”徐佑心说道。

徐佑回顾着历史,清朝的衰败,就与闭门造车有很大的关系。

想要持续的发展,我们不能公开所有的技术,也不能完全不与外界进行任何交流。

这个度,要好好的去把握。

而在多项与高温超导机理相关的论文陆续发布后。

在诺贝尔委员会内部,关于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讨论,风向开始发生了转变。

如果说,之前徐佑的高温超导机理,因为无人能证明其正确与否,并不能为人类重大贡献,难以成为最后的获奖成果的话。

那在经历过多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的佐证后,这套理论的意义完全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