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非正常音乐家> 第230章 为劳苦众生读书,即为佛!(求订阅~月票!)

第230章 为劳苦众生读书,即为佛!(求订阅~月票!)(3 / 6)

“下一句,我都不用说,你自己都可以说出来。”

李少杰点了点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智慧不是树,心灵也不是镜台。

若是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很多人,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屁话?是一个爽文情节?或是一个打假故事?或是境界来源于生活云云云?

但其实,这些理解都太过流于表面,肤浅且片面。

其实,两者的思想非常近似,甚至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本质,都只有一点。

修心!

明心见性。

这样,才可自证“觉悟”。

即成“佛”。

成为一名有觉悟的人。

每一个人,都可以。

“你没必要纠结活着苦不苦,没必要纠结众生如何,更没必要纠结活着的意义。”

荣赞教授笑呵呵的说道。

“活着,即是体验,活着的本身,即是意义所在。”

“有觉悟者是幸福的,有觉悟的人,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从活着,到走向死亡,便是意义,它让人类意识到,自己是有意义的存在。”

李少杰点了点头。

哲学其实就是在探讨“意义”。

人类是唯一喜欢探讨【意义】的生物。

只有意义能够让人类避免时常会感受到的荒诞与无聊。

或许很多人看来,你探讨意义,本身就是无意义的行为。

又不能生产,又不能当饭吃,何必呢?

但其实,哲学不仅不是无意义的存在,反而意义重大。

就好像古代的哲学家,吃饱喝足无聊了,去考虑别人看起来“很没意义”的话题。

【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

【为什么有的东西可以浮在水面,有的就要沉下去?】

【万年,十万年后,人还在吗?要不要留下点我们曾经活过的证明?】

但实际,这些在当时普通人看来“毫无意义”的思考。

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追求什么才是“意义”。

才诞生了璀璨的人类文明。

从思考“意义”的那一刻起,哲学诞生了。

随之而来的,是发展与变化。

科学,宗教,艺术,文化

而这些东西,无一不惠及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而对于不同的人,意义,也不同。

这不是什么多么假大空的所谓“鸡汤”“哲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