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1 / 5)

小年这种日子里,让贾母想到这种事情,当真有些太虐心了。于是这一天家里举办的宴席贾母的兴致都不高。

早上那会儿元姐儿从贾母上房回到自己的房间时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贾母给的那个荷包。当她发现里面竟然是两百两银票的时候,着实吃惊了。

忒的大方了。

果然这老太太才是阖府上下真正的有钱人。

因为上午得了这两百两银子的好处,等到晚上用席面的时候,贾母兴致不高,旁人问起元姐儿可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元姐儿都会替贾母‘美言’几句,“老太太舍不得我进宫,眼瞧着进宫的日子一天近似一天,老太太心里难受呢。”

呵呵~

听你鬼扯。

作者有话要说:  贾母:我的血统不可能专生废物。

其实贾母现在就是那种矛盾又纠结的心情,管吧,管不了。不管吧,总还不想就此放手。她其实也没多少坏心,但在她的心中一切都应该以利益做最大的取舍。再一个,贾母觉得儿孙不贴心,又个个没啥大能耐所以管不管极矛盾。原著中至少还有一个有大造化的宝玉让贾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他身上,但现在宝玉衔玉失败,贾母首先想到的是她自己的年纪......作者要是贾母,儿孙这样也得纠结够了,才会啥也不管,专注吃喝玩乐。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今天跟着三岁的小外甥女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

蚬子买回来除了用水冲泡让其吐沙子外,还可以拿着小木棍在放蚬子的水盆里来回的搅动。这样一来,那些蚬子就回和晕车的人一样,一边晕水一边吐了。

今天终于知道原来海鲜也会晕水了。感觉真的太神奇了。

大家晚安,作者也要去睡了。

第72章

秉承着‘今年过年不收礼, 收礼只收银票票’的原则, 相较于兴致不太高的老太太,元姐儿这个年过得到是极开心。

今年过年的时候,元姐儿一点都不矜持的让屋中所有的丫头去外面放了话。告诉贾家各处送年礼的, 别送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要送就送些户部印发的银票吧。

那个全国通用, 比普通民间印发的更保值。

荣宁两府里,元姐儿下面只有三个弟妹,两个五服内的侄儿。

但是她上面却有一打的亲戚长辈,再加上元姐儿极会炒作,收获颇丰。

让人去王夫人那里传消息说大房的大老爷和大太太分别给元姐儿准备了三百两的银票, 又说绿柳给元姐儿也准备了两百两的红包......

然后又去大房那边传了些宁国府那边准备送元姐儿多少多少银票。

之后又派人去宁国府,将下人‘打听’到的荣国府里各处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