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第十九章开始实施

第十九章开始实施(2 / 3)

这个面积的厂房那也没有几个。

如果换成小厂房,也要相邻的七八个厂房,想把这些厂房腾出来,那最少也要个把星期。地方准备好了,还会牵扯几十样设备、几百名员工的调动,这些设备员工的调动势必会影响现有生产任务

调什么设备需要讨论吧,调谁过去需要讨论吧,谁做了这个车间的车间主任需要讨论吧?这样所有的事情全部完成,可能一个月的时间都过去了,毕竟几百人的车间,权利还是很大的,更牵扯到立功表现的机会,有谁愿意放弃?可以说为了这个车间的问题,李昭还没到,轧钢厂都已经开过几次会了,最后全部是不了了之,谁都想要这个机会。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李昭直接来个釜底抽薪,直接把任务分配到了各个车间,这样就成了利益均沾,虽然最后焊工车间得到的利益肯定是最大的,毕竟需要焊工的地方最多,这谁也没办法不是吗。

以后论功的时候那就是整个厂里的功劳,大家都有份,这也是李昭方案快速通过的原因,杨厂长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了,没想到李昭的方案一拿出来,从安总工第一个看,到全厂领导干部讨论通过,一共就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在还没到饭点呢!

现在不仅生产车间得到了好处,后勤也得到了好处,李昭这个农机项目一下把厂里的低级技工盘活了。本来厂里就略显臃肿的低级技工团体,一下子找到了分流目标。这些人天赋不够,或者为人懒惰,那没关系,以前困难的任务他们做不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了足够的简单任务让他们做。

以后只要计算好工作量,找好平衡点,那么低级技工就都能充分利用起来。而对于有天赋而且肯干的低级技工,就更有好处了,现在有足够多的任务让他们练手,也能很快脱颖而出。这样直接多出来二百个招工名额,后勤这一块也能直接吃饱,毕竟只要符合条件,名额给谁还是不给谁可都是后勤说的算了。

会议开完,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等领导都是拉着李昭一通猛夸,说的李昭都有些害臊了,其实他们是不明白李昭的抱负。这些农机只是因为李昭出身农村,想为人们办点实事的顺手而为罢了,想要实现国家富强,那还是要靠实打实的工业。

李昭难道不想搞大型联合播种机、联合收割机之类的吗?不是不想,而是实现不了,毕竟路要一步一步走,真搞出来大型农机,农村也根本用不起啊。

举个简单的例子,李昭所在的李家村,村里今年耕了七八百亩地,那么产量才能到三十万斤左右,粮食价格才一毛二三的样子,年产值才3.9万元,再去掉各项开支,都不够买一整套大型农机的,这可是在李昭协助下,有了新农机,全村四百口人的总产值,那是真的用不起。

所以李昭的想法根本不在争权夺利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