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能狂怒,殃及阿斗

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能狂怒,殃及阿斗(1 / 5)

刘璋回到后院,兀自觉得憋屈难忍,他堂堂益州州牧,能够调动的兵马钱粮竟然如此之少,无论是调兵遣将还是筹集钱粮,处处都要受人掣肘。

当年刘焉向灵帝建言恢复光武帝时期被废除的州牧制度,灵帝采纳了刘焉的建议,并将州牧制度改革,使其职权更加强大,刘焉也成为了东汉末年第一个州牧。

灵帝当初采纳刘焉建议的初衷,是让自己信任的宗室和亲信担任州牧,对于处于混乱的州郡给与强力的控制,以达到快速平定地方叛乱,加强对地方州郡的控制,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以重臣镇有乱诸州」。

只不过现实狠狠的打了灵帝的脸,原本想要控制地方的州牧制度,让地方获得了更大的权势,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天下也更加混乱。

灵帝最信任的宗室刘焉当上了益州牧之后,果然靠着随他一起入川的文武大将,迅速在益州镇压豪强,扶植自己的势力,在益州站稳脚跟。然而刘焉在坐稳益州牧之后,便谎称米贼猖獗,使者不通,断绝了与朝廷的联系。

当时刘焉为了震慑益州豪族,一连杀了以王咸、李权为首的十余个豪强势力,后来又将迎接他入川的从事贾龙、犍为太守任岐等实权人物杀害,彻底镇压了反对势力,自此益州便在刘焉的领导下,成为了半独立的状态,无论是董卓乱政还是天下大乱,刘焉对外始终奉行闭门自保的政策,同时对内镇压豪族,培养巩固自身实力。

当时的刘焉野心膨胀,甚至擅自打造天子车驾,荆州刘表听说之后,上书朝廷揭发刘焉意图不轨,刘焉知道此事,自此益州与荆州交恶。:

刘焉的实力并不足以称帝,被刘表看破之后,刘焉便开始称病,天子为了拉拢安抚刘焉,让其重归朝廷,不仅没有降罪刘焉,还将刘焉在京城的儿子刘璋派到益州探病,刘焉再一次给了天子一个响亮的耳光,不仅没有回心转意,还将刘璋留在益州,不再返回京城。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的长子刘范、次子刘诞联络西凉军想要偷袭长安,东窗事发,二子皆死于非命,议郎庞羲乘乱救下了刘范和刘诞的子女,并将其送到益州,庞羲因此得到刘焉的信重。没过多久,刘焉便因为伤感二子之死,加上益州灾祸频发,刘焉以为是上天降罪,心怀忧惧,当年便发背疮而亡。

刘焉有野心,有眼光,有手段,将益州的反对势力压得抬不起头来,若是他再活十年,只怕反对派会被其赶尽杀绝,只可惜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时间。

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承益州州牧,刘璋是刘焉幼子,自小被家中父兄溺爱,这使得他并没有父兄的野心和手段,为人懦弱多疑,缺乏威信,导致的益州大权旁落。

益州豪强赵韪初时积极拥护刘璋,赢得了刘璋的信赖,刘璋将其封为征东中郎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