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1 / 5)

她派人捎信给包氏,要见她表亲楼大掌柜一面。

那位长相俊俏,气质温文稳重,做事却干脆果决,拿得起,关键是舍得下,眼界很高的楼清扬,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共同抗疫期间,楼清扬的人品作为也令赵平安很欣赏。

天花大疫情之后,在楼清扬的主持下,楼家不仅全身而退,保住了包氏,连朝廷的赏赐也婉辞了。虽说损失了巨额钱财,但根本却在。而且一介商家却在朝斗中保全了自己还赢得了民间美名,实在是很高妙的手腕。

有心机和心计不怕,总比遇到猪队友要好,只要心不歪就成。

楼大掌柜就是这样的人,而叶良辰则相反。

包氏得了信儿,立即联络她这位了不得的表亲。

正巧,楼清扬有要事来到东京城,于是不到半天就清衫布衣的到公主府拜见,还带了些药材,似乎是探病来的。

为了不搞特殊化,让楼清扬被人盯上,赵平安照例是没有亲自接见,只派了口齿伶俐的敏夏去跟他说明情况。

基本意思就是:她需要借楼大掌柜的商路用用。

找工匠做大型深槽,寻找玉米的替代物,再做成浆液,还需要大量能守口如瓶的人工……

或者在不久的以后,青霉素提取和提纯的技术可以公开,但在近阶段,至少暂时是要绝对保密的。

首先,她需要大量事实病例支持她的药物和医疗方法,让人们信服。

第二,她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支持这场战争,不是她没有医者仁心或者残酷无情,但是在战事结束之前,她必须保证军中医疗的优势,这样才能为打赢大夏军出力。

第三,她师父被她要求,在为青霉素的出现寻找中医理论的支持,现在还不完善。

面对这些困难,她愈发觉得被各种势力盯梢的愤懑,简直好像捆上了手脚,根本不能放开手脚做事。

好在,她收拢了几个能人,比如杨计相在财力和物质上的暗中支持;比如负责京城治安的刘指挥时不时肃清公主府周边的秩序,把那些暗桩子赶走一时片刻的,为她争取一点点喘息之机;再比如她认识楼大掌柜并且共过事……

而楼清扬尽管没有面见到赵平安,却痛快的答应了她的要求。

他和杨计相、刘指挥是同类人,不轻易站队,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但一旦做了决定就不回头,也不犹豫和怀疑,就算前面是南墙,也要先撞上去再说。

从这个角度上看,赵平安和穆远的骨子里也是这样的人,不会拖泥带水,有点光棍,怪道人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

至于说赵平安的第一个古代制药厂,就设置在她在城外的庄子中。

可巧不远处就是楼家的庄子,如此一来就更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