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1 / 5)

可现在怎么着?这是要对着干的节奏吗?那以后可就有好戏瞧了。

“兹事体大,论起来,此职相当于钦差,老夫这点资格可有点不够看的。”苏意好像一点也不恼,仍然平静且舒缓的道,“依老臣看,不如就派枢密使去。一来穆大人毕竟是武将出身,战场上杀伐果断,气质刚硬,那些魑魅魍魉在他面前必无所遁形,正可判别此事的真假。二来穆大人主持西府,身居要位,也担得起为皇上分忧的担子。”

这番话一出,众人心里明镜似的。

刘家旭似无意的看了杨明一眼。

他们是多年的知交好友,只是隐藏得深,外人根本不知道,还以为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但他们彼此间早就心意相通,所以瞬间,杨计相就懂了。

其实朝堂上这些争执,没有出乎大长公主的预料。昨天晚上,他们还秘密去过大长公主府来着。所以,早有应对的法子。

只不过政坛风云,瞬息万变,现在的局势是刘指挥不方便出面了。毕竟,苏意是他的岳父,暗讽两句可以,好似翁婿不和似的,直接怼上去就太超过了些。

“臣以为,苏大人所言不妥。”杨明上前两步,直面赵宸,“穆大人自然是大江国的肱骨之臣,定海神针,可对于黄河开河鲤鱼的事件,他心里本就极不认同。此时派穆大人去,他的判断难免会有失公允。”

“穆大人岂是这样的人!”旁边,有反对派官员责斥杨明。

可杨明在朝中是出了名的我行我素,只守着自己那一摊子事,谁的面子也不给的。

因此他也不在意,甚至没有看对方一眼,只昂首道,“我此说,并非针对谁,而是人性如此。亲如父母,对子女还不能一碗水端平,何况如此重大的国事,怎么能交给早带了是非心的臣子呢?”

“那计相的意思是?”刘家旭赶紧递上一把梯子,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开河鲤鱼的事,到底是大江国的祥瑞之兆,还是下头的人为媚上而胡编出来的,其判定,按理应是交给礼部的人吧?”杨明道,一脸的正大光明,“礼部的职责,本来就是考较吉、嘉、军、宾、凶五礼,并管理教化及科考,还有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之事。”

这话没毛病!

大江国的政治机构有点像中国历史上的宋代,融合了南北宋的特点,权利中枢就是两府三衙加上计省和三司。

计省和三司属文治,三衙属武治。

而最重要的东西两府,也是分管文武,就是政事堂和枢密院。

政事堂的主事,也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是才倒了台的叶良辰。他的副手为参知政事陈左,是叶良辰的走狗,现在正缩着脖子,学鹌鹑一样不敢出声。

顶头上司倒了,他很怕成为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