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1 / 5)

“废话,连这点也看不清,我干脆死去算了,反正早晚没好日子过。”赵平安没好气。

“基本上,大家心里明镜似的,但谁都不会明说的。”穆耀捂着腮帮子,吸了口气。

刚才要笑,动作太大了,就疼得像扯下面皮。

“就因为都不说,我才挑明。弄一层窗户纸用来遮羞,好意思么?遮掩着,磨叽着,全玩暗箭伤人,打起来也不够劲儿。当面锣,对面鼓,就像在战场上,不期而遇,拎着刀硬干才有趣味是不是?”

切,要打,当然动作大点,不然她这个众矢之的才倒霉。

摊开了,揭了盖子,她反倒不用缩手缩脚。

“嗯,大开大合正是你的风格。”穆耀点点头,心中暗暗得意。

他东拉西扯,又带了伤,终于让平安忘记要惩罚他的事。

落水事件是他想得太简单,毕竟平安可不是困于后宅的人,那些手段就像用纸包火,不烧穿就怪了。他发现了,跟平安直来直去,反倒更容易接近她。

她不是不懂,却懒得搞那套阴谋的玩意,也懒得计较罢了。

“你刚才干什么去了?”见赵平安穿着利落,但头发有点散乱,小脸兴奋的红扑扑,好像心情很好的样子,他不禁问。

“我的喷瓶研制成功啦。”赵平安乐呵呵,倒也不瞒穆耀。毕竟从不想自秘,何况他还是她府里的侍卫长。

“用的是极薄的竹片圈成小圆筒,上了几层桐油防渗水。瓶口是铁片制成,上头还加了皮质的盖子。”虽然有成功的预期,但真的很兴奋。

喷瓶在工艺上并不是很难,只要有创意和想法,古代能工巧匠的本事超出她想象。现在还只是稚型,她相信往后会做出更省时省力省钱的来。

想想中国人就是聪明哪,她记得在现代时看过一个文献。说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所造大船就是刷以桐油防水,工艺十分先近。在郑和之后几百年的西方航海家,船上还用猪油等动物油脂涂抹,往往遇到大风浪,船就解体了。

“有了瓶子也不成哪,药汤怎么办?”穆耀问。

“想知道吗?”赵平安卖了个关子。

哮喘喷雾是西药,她的空间没有工具,无法提炼和培养,那是需要大型设备的。即便她可以,也没办法大批量生产。

好在,芳菲是药商。

最近她正试验网上看诊的事,利用她雄厚的财力,网罗了一批有经验的中西医。正是在她的帮助下,中医们寻找到了类似西药功效的替代品。这样的“仿品”虽然因为喷瓶的简陋和药液的区别,不如西药更有效,但也比大江国的针灸,以及熬药硬灌强多了。

毕竟药物对症,并直接做用于气管甚至肺部,是最好的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