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复燕京 (17)

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复燕京 (17)(3 / 4)

是多次进入金国交涉的赵良嗣。

对赵良嗣,徽宗皇帝已经大加褒奖了,加之赵良嗣乃朝廷老人了,并非此次褒奖的重点,此次褒奖的重点当放在郭药师身上,好让郭药师好好把守燕京六州,同时也给在金国担任要职的汉人传递一个信息,只要弃金投宋,特别是献城投宋,都能够得到朝廷褒奖,高官任做,骏马任骑,府邸姬妾,应有尽有,人家富贵,享之不尽。

赵佶对郭药师的褒奖,朝中大员多有看法;特别是赵良嗣,肚中的埋怨尤甚。联金灭辽,乃是赵良嗣进献上的计策;海上盟约乃是赵良嗣多次入金而签署的;在燕京六州十二县的具体收复上,也是赵良嗣多次谈判谈来的;故此,赵良嗣看来,在论复燕之功绩上,他的功绩要远大于郭药师。

赵良嗣肚中的埋怨,除了觉得自己功绩比郭药师的大却没得到郭药师那么多的褒奖,有一种先长的眉毛不如后长的胡子的怨气外,更重要的是赵良嗣感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那就是朝廷借大力褒奖郭药师的举措,动机不纯,乃是要通过对郭药师的褒奖,传递给外界一种信息,就是要诱惑金国官员及将领,招降纳叛他们,获得燕云其它失地的收复。

在与金国的谈判中,金国方面曾明确告知郭药师,燕京六州十二县交付以后,凡事按约定的来办,双方都不得招降纳叛,侵蚀对方的地盘;假如发生类似的事情,则视作两国联盟的失效。

这个情况,赵良嗣给徽宗皇帝报告过,但徽宗皇帝未当回事。在徽宗赵佶看来,金国就是个偏僻贫瘠荒蛮小邦,乃蛮夷,尚未开化,不足以与大宋相提并论;朝廷之所以和金国联盟,并非是因为金国多么强大、富饶,而是为了借金国的力量收复燕云十六州之疆域而已。

到了后来,金国打败了辽国,攻占了燕云十六州,大宋也是从金国的手里赎买回了燕京六州十二县,但徽宗仍未将金国当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仍视金国为荒蛮之国,尚未开化,不足以和大宋相提并论,大宋远远高于或强大于金国,在今后的运筹帷幄中,大宋不仅要收回云、朔等十州,而且要收回自山海关以内所有的汉地。

所以,徽宗对郭药师恩隆甚重,就是为了吸引山海关及辽东一代金国官员大将来降,而且后来还将童贯派至晋阳,与王稟一道,伺机收回云朔十州。

这就是赵良嗣之所以幽怨满腹的原因所在。

后来形势的发展,也的确如徽宗预料的那样,金国南京留守事、同平章门下事张觳献平州来降,大宋因此又收复了营平滦三州,这个成果超乎宋朝朝廷的意料。

徽宗大为振奋,催促童贯、王稟加速收复云朔等十州故地。后来,金国催要赵良嗣曾答应了的二十万两犒军费,晋阳地方官员答复道:“不知道有二十万两犒军费的事情。”金国道是你国赵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