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人,得加钱> 第五十七章 大人,恭喜发财

第五十七章 大人,恭喜发财(3 / 5)

走到队伍的最后头老实等着时,排在前面的那位看着五大三粗的汉子扭头看了贾六一眼,笑道:“捐官的?”

贾六点头:“哎,捐官的。”

说法很讲究,是捐,不是买。

捐,那是为朝廷解忧。

买,不好听。

“捐的什么官?”

大汉挺“八卦”。

贾六想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而且他这官人家也看不上,便回说是蓝翎长。

“蓝翎长?”

大汉却是愣在那,似在想什么,然后恍然大悟:“你是旗人?”

贾六点头:“哎,在旗。”

没想大汉却热情的拉他到前面,贾六忙说不用,大汉却不由分说硬站在他后面。

贾六寻思旗人身份还真好使,想着前面的人也主动自觉些让一让吧,没想前面那个人跟个柱子似的一动不动,甚至都不回头瞧贾大人一眼。

这是条好汉。

贾六不得劲,干等也不是事,回头继续同好汉中的好汉交谈。

“大哥哪个单大哥贵姓,哪处的?”

叫人称大哥,跟伸手不打笑脸人一个意思,贾六深谙其中之道。

大汉说他叫曹大华,陕西绿营兴汉镇阳平关营的,眼下当着外委把总,这不听说总督衙门开了捐道,特意跟同乡们凑了银子来捐个实任把总干干。

外委把总这个官贾六知道,职权同把总是一样的,但把总是七品,外委八总只是正九品。

“那可得恭喜曹大哥了!”

“同喜同喜。”

“”

干聊了一阵没营养的话后,贾六开始有针对性的打听起前线军情了。

曹大华其实也才从陕西调来没几个月,也一直在后面干着运送辎重的差事,所以对前线的具体情况知道的不多。

但多少讲了些贾六不知道的事。

比如朝廷组建的三路大军今年都没能取得大的进展,听说前些日子在大金川的门房噶尔拉山还吃了败仗,折损了好几百人。

“听说温中堂着急,亲自带军上去了,好像大营设在木果木”

两人就这么闲聊着,前面的人不时被叫进去,出来后一个个捧着新发的官服,个个都是喜形于色。

这让贾六心情大悦。

终于,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后,屋中叫到了他的名字。

“汉军正蓝旗,贾东阁!”

“在!”

按捺住心头的激动后,贾六步伐矫健且沉稳的踏上台阶,步入通往大清政坛的大门。

屋内空间竟是很大,七八张桌子前后排开,每张桌子上都堆放着若干册档,几个笔帖式和小吏正在忙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