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九幽十绝> 第四十七章 飞龙箴

第四十七章 飞龙箴(2 / 3)

顺着墙边,自左向右,仔仔细细将那胆汁,淋在了青砖壁与地面相接的边沿上。

不一会,那酒具旁的墙脚砖缝上,便撒满了人皮螈粘稠的胆液。

只见那条墙角线上,竟然出现了两个黑色的斑点。

并且,正在迅速地,如墨水一般扩散开来。

“那两个黑点是”

赵喆惊讶地望着那不断变大的黑斑,喃喃问道。

“飞针,有剧毒。”

老赵一边回答,一边揉了揉鼻尖,继续解释道。

“这东西可阴得很,就算没扎在人眉心上,光是划个口子。凭它那毒劲儿,也绝对活不过俩小时。”

“这些酒具的排列,都是有讲究的。刚那小子也真够点儿背,一把就中了招。”

这飞龙箴,其实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机关。

起初,是用的是竹针,直到后来才演变成了金属的针刺。

所以在名字中,才始终保留着这个“箴”字。

其原理,并不复杂,重点就在于平衡。

古人往往会在陪葬的明器附近,安置飞龙箴。

然而,往往在砖砌的墓室之中最为常见。

因为砖砌的墓室,无论是墓墙,或是地面,都必然存在缝隙。

将飞龙箴藏匿在明器周围的砖缝之中,一旦盗墓贼取走那控制机关平衡的砖板上,所摆放的明器。

毋庸置疑,将会破坏整个机关的重量平衡。

缝隙中的飞龙箴,便会立即弹射而出。

由于飞龙箴往往与明器相隔极近,所以一旦触发机关,根本来不及躲避。

古往今来,无数的盗墓贼,都死在这飞龙箴下。

可是,如果提早有所提防,就不难发现这机关的猫腻。

首先,飞龙箴虽极其隐蔽,但为了能够保证机关能够灵活触发,往往会将飞龙箴所在的砖缝,留的相对略宽一点。

更为明显的是——这道缝隙,绝对不会用夯土填实。

因此,如果仔细观察,并不难找到飞龙箴所在的墙缝位置。

眼前这西侧墓墙与地平面衔接处,从左至右整道墙缝,就明显稍宽,而且中空!

至于飞龙箴的剧毒,则因为曾用毒液长时间浸泡。

相传,这种毒液名为“狄龙涎”,提炼方法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白狄人。

毒性至强,一旦渗入血液,仅一滴便足以毒死一只成年公牛。

虽然狄龙涎的毒,没有解药。但幸运的是,后人自有一套鉴别之法。

人和动物的血液,一旦与狄龙涎相融。颜色便会由鲜红色,逐渐加深,变成暗红褐色。

但有时,颜色变暗的程度并不明显,也难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