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九百零五章 通知张鲁

第九百零五章 通知张鲁(1 / 3)

刘璋的罪名很多。

什么欺压百姓,剥削益州等等,都不是主要的。

他的存在,名不正,言不顺。

朝廷任命刘焉为益州牧,这是刘辩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可是刘焉死后,朝廷就拒绝任命州牧了。

刘璋明显是鸠占鹊巢!

掌握着这份大义,刘辩随时都可以征讨益州。

讨伐檄文就是抓住这一点,痛批刘璋。

刘璋叛逆的身份,直接坐实了。

然而,想要进入益州,首先要打开汉中的大门。

汉中则是掌控在张鲁手中。

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张鲁的势力,根深蒂固。

再加上五斗米教的教义的影响,整个汉中百姓,都非常支持张鲁。

他们或许不记得朝廷,但是一定记得张鲁的恩义。

朝廷再好,也没有给汉中百姓什么好处。

张鲁则不同,和一般的诸侯也不一样。

他稳定汉中秩序以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汉中百姓丰衣足食!

不管大汉怎么乱,都席卷不到汉中。

汉中就像是一片净土,百姓们过得非常好,不用担心被欺压。

张鲁的名声大噪,隐隐被称为“汉宁王”。

朝廷想要征讨刘璋,就必须过张鲁这一关。

否则只能劳师远征,从荆州地区,进攻益州。

这势必会加重后勤负担!

若是荆州发展起来了,能够供养几十万兵马,刘辩不介意走远路。

可惜有点不切实际。

等到禁卫军攻打到益州腹地,刘辩才会让张绣、周泰领军,夹击刘璋,给他致命一击。

现在为时尚早。

而且,汉中迟早也是要收回朝廷的,刘辩不可能让汉中成为国中国。

现在唯一麻烦的问题在于,张鲁的地位,刘辩是承认过的。

张鲁的身份是汉中太守,他有正当的理由管理汉中。

刘辩要脸皮,不好意思奇袭汉中,这也是为什么要发檄文的原因。

朝廷大军一动,瞒不过诸侯。

而且想要攻打刘璋,就必须先搞定张鲁。

既然如此,还不如先发文书,掌握大义。

气势提升上来了,也能形成压制。

“张鲁不好办啊!”郭嘉也感到了棘手,主要还是刘辩的态度不明确。

“有什么不好办的?先礼后兵,张鲁乖乖听话也就罢了,若是一意孤行,不妨拿他开刀!”赵云铿锵有力地道。

听话的才是臣子,不听话那叫逆贼。

刘辩根本不在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