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九百章 忽悠

第九百章 忽悠(1 / 3)

紫虚上人知天命。

刘辩也不知道他会有什么神奇的手段,不过能够在历史上留名,总该有点本事。

当务之急,是准备足够的物资南下。

朝廷有几项大工程正在动工,大运河更是吞金巨兽。

按照贾诩的建议,朝廷不应该支付劳役工钱,管吃管住就行了。

逢年过节,可以安排一顿肉汤,肉食就算了。

干嘛对劳役这么好?

如此节省下来,朝廷的国库将逐渐充盈。

荀攸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各州进行裁军。

历朝历代,都没有像刘辩一朝,养着百万雄兵。

如今只剩下交州、益州还没有收复,地方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部队。

每养一名士兵,对于朝廷而言,都是一种负担。

除了边军、禁卫军,地方守军完全可以裁撤三十万人左右。

一州留着两三万兵马,应对一下突发事件,完全足够了。

干嘛养着十万兵马?

荀攸的建议,是刘辩以后的方向。

强中央,弱地方。

因此,地方守军不可能太多。

天下平定以后,军队将会成为朝廷的负担。

可惜荀攸的方案,到了刘辩这里,直接被拦下了。

“平定了益州、交州以后,你再重新给朕上书。”

刘辩是如此回复的。

天下还没有平定,刘辩怎么可能裁军。

而且刘辩的野心,不局限于此。

以后朝廷的规划重心,将会在“发展人口,大规模移民”上。

刘辩想要统治这广袤的土地,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人口。

不管他征服哪里,汉人都是统治的基础。

征服的异族始终都是异族,能不能成为自己人,还要看他们的造化。

交州以南,凉州以西,幽州以北,青州以东,都是刘辩继续征讨的地方。

人口足够多以后,地方守军完全可以移民边境,成为边军。

到时候刘辩会给予足够多的政策支持,让他们心甘情愿移民。

边境的人足够多了,生产力才会蓬勃发展。

以后远征,刘辩也不需要从中央运输物资,而是直接从边境抽调。

这也是刘辩积极发展凉州、幽州的原因。

在此之前,他要筹备出征的物资,在不影响各项工程的情况下,完成出兵。

刘辩的目光,自然是瞄准了新兴的阶级,商人。

“商人们享受了朝廷的政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是时候付出了。”

沉吟片刻后,刘辩似乎做出了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