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七百零六章 大会盟(上)

第七百零六章 大会盟(上)(1 / 3)

刘辩舒服了一个冬天。

大汉也迎来了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199年。

朝廷治下州郡,蒸蒸日上。

百姓安居乐业。

洛阳欢呼沸腾。

与此同时,军中平定南方的意愿也越来越高涨。

北方已经处于朝廷的控制之下,唯独南方还掌控在诸侯手中。

扬州刘繇。

荆州刘表。

益州刘璋。

汉中张鲁。

汝南刘宠。

只要拿下这些诸侯,大汉十三州也就平定了。

辽东地区的公孙度,无需畏惧,朝廷想要拿下他,不过是举手之劳。

刘辩就天下大势,变更了一番任命。

袁绍依旧担任凉州刺史,视线看向西域,有护羌校尉华雄挟制兵权。

并州刺史钟繇位置不变,张辽也依旧是雁门太守,防御北方的鲜卑。

幽州刺史做了一番更替,刘辩将曹操安排了出去,担任新的刺史。

司隶校尉的职位,曹操依旧兼任。

此举是为了发展幽州,并且将辽东当做目标。

曹操的任务就是修缮道路,发展生产。

刘辩明确告诉他,未来几年内,朝廷会北征,拿下辽东地区,以及高句丽等。

西域、辽东都是大汉扩张的方向!

也是必须要拿下的地区。

张郃继续担任护乌桓校尉,掌控幽州一半以上兵权。

沮授调任青州刺史。

徐州刺史依旧是荀彧,兖州刺史是程昱。

刘辩并没有大动。

现在大汉还没有处于太平盛世,一个稳定的刺史,能给一州带来极大的发展。

程昱、钟繇、荀彧等人都是非常有能力的臣子。

至于“拥兵自重”这四个字,对于刘辩来说,这是无效的。

只要他在,就不怕臣子谋反。

也没人敢。

一次次的胜利,已经证明了刘辩“千古一帝”之姿。

谁敢站出来谋反啊?

等到南方平定,刘辩才会实行轮换制。

他自己是不怕,但为了后世安排,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于现在,完全没有必要更换刺史,给刺史施政带来麻烦。

他们能给百姓带来福利,刘辩就让他们坐久一点。

毕竟刘辩也难以管理庞大的领土,知人善用很有必要。

为了防止司马懿继续蹦来跳去,刘辩任命周瑜为海军大都督。

开始筹备海军!

也就是说,周瑜不必再跟着刘辩学东西了,开始独当一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