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六百一十六章 运河

第六百一十六章 运河(1 / 3)

朝廷拿下了冀州、幽州二地。

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

可惜问题接踵而来。

首先就是河北之地的统治问题,道路不畅,不利于统治。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

陆路的问题在于,每一年都需要修缮。

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修理出一条道路。

结果没几年,道路就恢复了原样,泥泞不堪。

就算铺上了碎石,也无济于事。

漕运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在机械还没有发明的时代,漕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省时省力。

于是刘辩起了挖掘运河的念头。

其中一条是白沟。

历史上,曹操被称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在攻打邺城的时候,遇到了粮食运输难的问题。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黄河以北黎阳津(与白马津相对的黄河渡口),疏通了一条运河。

也就是白沟。

可惜白沟河道狭窄,水流量也不够。

曹操便截断了淇水,使得淇水不再流入黄河,而是注入白沟。

淇水和白沟都在河内郡,运河沟通了司隶和邺城。

极大地促进了洛阳与北地的交流。

不久后,曹操又挖掘了一条利漕渠。

沟通了白沟和漳水。

漳河也就是距离邺城最大的河流。

古代的城池,都是建在水源充足处。

只要这两段运河开通成功,能够极大地方便洛阳到邺城,也就是河北之地的运输。

在后世,隋炀帝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永济渠,为京杭大运河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的大汉,掌权是刘辩。

为了沟通南北,发展经济,有必要先开凿、拓宽白沟,和挖掘利漕渠。

这段运河,将在历史上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

而且,此次工程,也能避免黄河继续泛滥。

形成治水、运输、农田灌溉等好处于一体。

河内郡将增加良田上万顷。

因此,在朝会上,刘辩直接当众宣布了这件事。

百官神态不一!

杨彪的脸上露出异色。

整体上来说,开凿运河,利国利民。

问题是,朝廷有能力支撑吗?

杨彪不好发表意见。

所以他采用老办法,假装听不到,等别人先发表意见。

果然,反对的人先站起来了!

“陛下,如今河北之地尚未稳定,朝廷需要大量的开支,不宜大兴土木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