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五百四十五章 试刀

第五百四十五章 试刀(1 / 3)

“陛下,前面就是铸箭作坊了。”

马钧恭敬中,露出自豪之色。

元戎弩被发明以来,弩矢的消耗量,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战场上弩矢铺天盖地,非常威风。

杀伤力十足。

可是谁能想到消耗问题?

一场惊天大战下来,元戎弩加上手弩,能够射出五十万支箭!

这绝对不是夸张。

在以前,有专门的弩兵。

问题是现在元戎弩和手弩经过改良后,任何人都能使用,几乎所有禁卫都配备了。

几十万大军,一人射出一箭,那是非常恐怖的消耗。

而这些消耗,都是尚坊慢慢打磨出来的。

一个人一天要打造多少弩矢,才能经得起这样的消耗?

难以想象!

就算弩矢能够回收利用,但多数情况,都没有那个条件。

战场中,人命远比装备更重要!

一旦弩矢耗尽,大汉军队的战斗力,绝对会下降一个层次。

禁卫之所以屡次以少胜多,损兵还少,弩矢功不可没。

而现在的弩矢,大都是铁箭头。

人工很难雕琢。

所以一般都是用简单的铸造。

就是泥范上刻两排箭簇形状的胚胎。

中间再以凹槽连接,

匠人将通红的铁水倒进去,随后盖上另一块泥范。

随后就是等待冷却。

简单的箭簇就形成了。

为了增加锋利度,还要进行打磨。

不同的工序,由不同的匠人负责。

学徒则是打下手。

刘辩取过一支箭簇观看,肉眼几乎看不到误差。

经过一次次工艺改良,箭簇精密度之高,令人惊叹。

这种三棱箭簇,非常阴险,上面还有放血的暗槽。

一旦被射中,箭簇连着血肉,非常难拔出。

而且伤口难以愈合,杀伤极大!

这就是简易的流水线生产了。

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相对于工业化来说,差距仍然太大。

马钧逐一介绍步骤。

对于这些,他早就熟记于心,甚至更复杂的木制机械,纺车,他都能改进制作出来。

出了箭坊后,众人意犹未尽。

于是马钧继续带路,进入刀坊。

到处都是捶打声。

火焰非常炽热。

这里是铁匠,都是身体素质比较高的,否则光是一个鼓风的工作,就能要了普通人半条命。

和长枪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