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五百三十二章 税收

第五百三十二章 税收(1 / 3)

近年来,关中各郡县已经完成了玉米、红薯的推广种植。

粮食产量暴增。

只不过这也导致了,百姓种植冬麦的积极性不高。

在官员的劝说下,百姓这才勉强完成了耕种。

冬麦一般在八九月间种植,明年春天收割。

与玉米、地瓜的种植,并不冲突。

难道是百姓不够勤劳吗?

这也并非全对。

关中百姓大都经历过战乱,深知粮食的重要性。

家家户户都有屯粮的习惯。

而地窖储存法,并不会导致地瓜腐烂。

那问题来了。

为什么百姓不愿意种植冬麦呢?

这和“地力”有关。

良田之所以称为良田,就是因为土地肥沃,每年都可以种植农作物。

而有的田地,有时候需要隔年种植。

否则一年辛苦下来,产量极低。

跟没种一样。

所以老农之间,都有一种说法。

那就是让土地“歇一歇”。

刘辩当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

没有化肥。

现代化农业,缺不了化肥,否则产量上不去。

刘辩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弄出化肥,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他下令推广农家肥。

也就是草木灰和动物粪便等等,勉强维持了种植。

玉米和地瓜不需要太好的土地,虽然会影响产量,但问题不大。

按照以往的征税方式,都是由各地税吏,四处征纳谷米。

粮食就是税。

其中就涉及到称量和运送。

耗时很久。

俸禄都进行了改革,这收税的方式,也该改一改了。

少帝刘辩下旨,着大司农和三公共同拟定新的田税法。

并且丈量土地。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刘辩决定先在司隶实施,再逐渐扩散到各州。

这些年,百姓疯狂开荒,不少山头都出现了“田地”。

玉米和地瓜都是旱种,所以山头也有合适的地。

秉着百姓都吃不饱的缘由,刘辩没有对这些土地下手。

也就是说,这些新扩充出来的土地,是不需要交税的。

可是几年过去了,百姓丰衣足食。

刘辩不对这些土地征税,朝廷将会损失一大笔钱财。

而且,一旦长时间不收税,以后再想收。

朝廷肯定会见识到,什么叫穷山恶水出刁民。

哪怕司隶的百姓,也不是个个都好说话,都怀着感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