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六十六章 史道人

第六十六章 史道人(1 / 3)

粮食的事情解决了一部分。

流民的事情也同样如此。

河东郡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刘辩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然张燕在图谋冀州,郭太在图谋兖州,但是京师反倒是前所未有的安全。

“陛下,太后有旨,请您到永安宫一趟。”

何太后又一次派来了大长秋。

刘辩回到京师,北宫一次都没有去,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之前为了收纳流民,还说了一些对灵帝不利的话。

在重视孝道的大汉,是非常不妥的。

“朕马上就过去。”

一到永安宫,何太后就板着脸,神色破冷地道:

“皇帝倒是忙碌,社稷之幸啊。”

刘辩又不傻,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其中的不满,连忙道:“朕这不是来母亲请安了吗?”

何太后也没有计较此事。

“立后之事,你可是答应过本宫的,也答应了唐姬。”

“此事凭母亲张罗。”

刘辩一口答应下来:“不过婚期由朕来作主。”

何太后疑惑地问:“为何?”

“朕曾寄住在史先生家中,当知会其一声。如今先生寻觅天道而去,不知所踪,日期难定。”

何太后点点头,史道人原名史子眇,对刘辩有养育之恩。

“正好唐姬的父亲也要从会稽赶回来,那就便等等。不过,皇帝还是不要拖得太久。”

刘辩从资料中了解到,唐家也算是名门望族。

唐姬的父亲唐瑁官居会稽太守。

离开北宫后,刘辩命人传唤袁绍,交给他一件事。

“务必找到史先生。”

袁绍得知事情原委后,感到事情的棘手,但是他没有拒绝的权力。

想要在大汉找到一个行踪不定的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一找,就到了十月份。

唐瑁已经入宫,和何太后见了一面。

何太后便派人来催促,而袁绍那一边丝毫没有进展。

刘辩颇为头疼。

后来,史道人的家人收到了他的书信,这才得知史道人在益州龙虎山,下一步行程是汉中。

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张鲁盘踞在汉中之地,并且胆大妄为地改汉中为汉宁郡。

朝廷派遣使者进入益州,都被张鲁斩杀。

可以说是真正的叛逆了。

只不过张鲁比较聪明,说是贼人所为。

反正都没有证据,怎么说都行。

袁绍提前派人前往汉中,到了十一月,才将史道人请回了洛阳。

刘辩亲自出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