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7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17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3 / 4)

大了,不仅损失了几百万钱,就连朝堂上两位亲近宦官集团的三公九卿也被踢出局。

这让他们恨得牙痒痒的,同时心里暗暗发誓,以后有机会一定找回场子。

而桥玄升任司空的第二把火,便是罢免许多司空府所属的官员。这一切还要从刘嚣和十常侍的关系说起,刘嚣虽然身为汉室宗亲,但他的名声和能力,比起前两任太尉刘矩和刘宠来,要差上许多,因此,他为了当上三公,便选择与十常侍合作,甘愿充当宦官的代言人,在朝堂上与其他两方势力相争,闹得彼此水火不相融。

这就导致刘嚣在士族和权贵中的名声很差,几乎没有人愿意来司空府当官,于是司空府的掾属基本都是来自宦官集团一脉。

因此,对于桥玄来说,这都是一群谄媚之人,毫无才学可言,留之也无用,还不如都辞退了。

接下来桥玄升任司空的第三把火,便是寻求名士,并征辟他们为司空府掾属。

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徐徐图之,名士大多有点清高自傲,有时多次相请都不一定请来。

今日是三公九卿召开的小朝会,重点是商议廷尉人选,以及为桥玄推荐一些司空府掾属。

参会的人有太尉闻人袭、司空桥玄和司徒许训。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为太尉所领。

其中太常卿来艳,光禄勋杨赐,卫尉卿宗俱。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为司徒所领。

其中廷尉唐珍被罢免,还剩下大鸿胪卿袁隗和太仆卿袁逢。司空领少府、宗正、大司农三卿。

其中少府卿刘合、宗正卿刘祖、大司农卿曹嵩。可别小看这些人,这要是搁在汉初,可是除了皇帝外,整个帝国的中枢力量。

三公九卿,最早出现在周代。经过秦汉两朝几百年的发展,才有如今的权利分制。

这是因为东汉光武帝在对皇权的加强上,比起西汉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光武帝亲政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利,职无不统。自此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国家中央权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宫廷办公厅内,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辞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

最明显的就是司徒,相当于西汉时期的丞相,再也没有西汉时期当皇帝上宾的好运气。

如韩歆为司徒,因好直言,无所隐讳,光武帝不能容忍,把他免官,遣归乡里,并下诏责之。

韩歆惶恐不安,与其子婴皆自杀。其后欧阳歙、戴涉为大司徒,皆以罪下狱死。

其实三公九卿制度,抛开现实意义不说,仅从官制的创新上来看,这是一项创新。

它削弱了司徒的职权,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国家权利,使官制更加合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