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大反派也有春天2> 1.1340 “莎士比亚对抗莎士比亚”的剧情拉的很满啊

1.1340 “莎士比亚对抗莎士比亚”的剧情拉的很满啊(2 / 3)

过中国的埃达·墨索里尼显然比道听途说的凯蒂夫人更了解远东:“后来在日本帝国的介入下独立。”

1934年3月1日,溥仪登基称“帝”,“满洲国”正式改名“满洲帝国”,定都“新京(长春)”,年号“康德”。1937年11月意大利承认了伪满,是继日本和萨瓦尔多之后,第三个承认伪满的国家。随后伪满允许意大利在新京设立大使馆(在今天长春的西民主大街)。为了体现两“国”的友好关系,同时庆贺“两国建交”,墨索里尼送出了厚重的礼物——罗马母狼的复制品。此狼被专门放在溥仪的御用公园大同公园的西北角,现存长春东北师大历史院。随后伪满以新京市的名义回赠了罗马市一尊唐代石狮子。以上事迹当时的《盛京日报》有专题报道。

“所以,您想要经由这个‘满洲帝国’来实现您的计划。”凯蒂夫人立刻就想到了。

“是的,我以私人的名义致电新京公使夫人,负责招募黑衫雇佣兵。”埃达·墨索里尼又补充道:“索尼娅·柯尔迪(Sonya Cordée)夫人。”

意大利于1936年12月在奉天(今沈阳)设立总领事馆,任命路易·柯尔迪为总领事。1937年11月29日,意大利正式承认伪满洲国,第二天将总领事馆升格为“公使馆”,并从奉天迁至“新京”。1938年4月18日递交“国书”,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伪满洲国驻意大利“公使”是王庆璋。1943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垮台,“公使馆”关闭。20世纪90年代,原建筑由吉林省政府房产处使用,后拆除,在原址上建起居民楼。

不得不说,“莎士比亚对抗莎士比亚”的剧情拉的很满啊。

“这位索尼娅·柯尔迪公使夫人,与黑衫军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吗?”凯蒂夫人笑问。

“啊,她是随黑衫军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到远东的勇敢女士,之前是使馆秘书,年初嫁给了路易·柯尔迪公使。”埃达·墨索里尼也没有隐瞒。当然,作为剧中人的时空局限,埃达·墨索里尼并不清楚这位索尼娅·柯尔迪公使夫人,是出自《长使英雄泪满襟(Italiani brava gente)》剧情碎片时空的剧情人物。现实世界的扮演者是号称“俄罗斯奥黛丽·赫本”的“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Tatyana Samoylova)。

“好的,夫人。”凯蒂夫人仍旧是倍加谨慎的回复:“如果‘满洲帝国’能以(第三)帝国同盟的名义参与这部电影的创作,我会尝试满足您的要求。”

“感谢您的付出,凯勒曼夫人。”埃达·墨索里尼难掩心中的喜悦。

“一切为了帝国。”凯蒂夫人的表情无懈可击。

“夫人,帝国将如您所愿。”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