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节(2 / 5)

得花在买药上。

衙门开设医馆,高烧不退的百姓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拿着一个铜板去看郎中,众人虽然很支持,这是为百姓们谋福利的大好事,但每个人都抱着探究的心态,生怕是衙门敛财的一种手段。

有些百姓们只是鼻塞,流鼻涕,也跟着凑热闹。

一个铜板而已,家家户户都能花得起,众人在几个窗口外排队,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喷嚏声。

“让一让,乡亲们,让一让。”

前方有两个身材高大的壮汉开路,百姓们伸长脖子往后看,一个老头躺在门板上,身上盖着厚厚的破棉被,脸红得像一只煮熟的虾子,看起来病的不轻。

莫颜仿效现代医院,开设一个急诊的窗口,由郎中们轮换着坐班。

老头的情况有些不好,这年头,发高热很容易要人命,百姓们关切地问候几句,自发地让出一条路来。

来者一看就不是什么有钱的人家,不然也不能拖拉到现在。

世道艰难,看病银子太贵,而且每当看一次都要收费,一般人家承受不住这么大的花销。

“你说,这人都这么严重了,还能收一个铜板吗?”

“俺们对门的秀才老爷说的,无论大小病症,都收一个铜板。”

百姓们交头接耳,还是觉得心里没底,这老头若不能及时救治,就是一只脚迈进棺材的人了。

来试探的百姓们从人群中站出来,反正他们也是来探路的,有人在前,没必要花一个铜板。

小病小灾,回去躺躺就好,一个铜板不多,也能买个白面馒头不是。

“怎么拖到了现在才来?”

今日在急诊窗口的魏郎中,小有名气,为人正直,别的郎中赚黑心银子,他一身浩然正气,经常上山采药,药材对穷苦百姓是半卖半送,一直赚不到什么银子。

莫颜派出的人经过多方打听,对魏郎中很满意,他的口碑不错,为人厚道,医术针对常见病症够用,就请来衙门坐馆,每个月给十五两银子。

做五休二,可以说是打着灯笼难找到的好差事。

京都的郎中们都想来衙门当差,挤破头,还有托关系送礼的,钱财不钱财好说,以后就代表吃官家饭,是地位的象征。

当然,这么好的差事,不是谁都行,给的俸禄和待遇优厚,也是表达莫颜对这些救死扶伤医者的尊重。

汉子眼眶一红,七尺男儿差点哭出声来。

他爹在京都雪灾那会染上风寒,夜里总是咳嗽不见好,因为在年关,家里忙着过年,就想着让他爹好好休息。

谁想到年后,他爹一天比一天瘦,时常发高烧,有时候说胡话。

家里倒是有几两银子的积蓄,全部拿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