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2 / 3)

行罢礼起身,在一边的锦椅上坐了下来。

蔡贵妃看了赵曦一眼,觉得赵曦愈发俊俏高挑风神如玉,再想想太子都一步步吃了赵曦的算计,而自己的阿晨年纪还小,一副不解世事的模样,她心里不由一阵烦躁。

见蔡贵妃神情不虞,赵曦便眼观鼻鼻观心坐在那里,懒得与蔡贵妃表演母慈子孝的戏码。

蔡贵妃情绪平复了一些,这才挂起慈母的笑,霭声道:“阿曦,你大舅母奉了你大舅舅之命,给你送去了两个婢子?”

赵曦答了声“是”。

蔡贵妃笑容加深,故意做出话中有话的样子:“那两个婢子原是敏茹的贴身丫鬟,听说是给敏茹准备的陪嫁丫鬟……”

赵曦知道蔡贵妃想借此逼他做出承诺,让他明确答应与蔡敏茹的婚事,便坦然道:“母妃,儿臣在父皇那里说过了,‘西夏未灭,何以家为’,父皇大为赞同。”

蔡贵妃笑容顿时收敛,徒留袅袅余韵。

她在心里冷笑了一声,竭力挤出笑意来:“阿曦,御史台那些官员,一天到晚盯着皇室,为子嗣计,祖宗的法度你还是得遵守……”

赵曦故意一脸迷茫看着蔡贵妃:“母妃,儿臣为国效力难道不对么?御史台为何要与儿臣为难?”

蔡贵妃没想到赵曦如今如此油盐不进,简直是张口结舌无话可说。

正在尴尬之际,宫女进来禀报道:“禀报娘娘、王爷,陛下派了安总管过来宣王爷过去呢!”

赵曦起身,给蔡贵妃施了个礼,起身离去了。

蔡贵妃看着赵曦的背影,心中一阵厌烦——赵曦和他死去的贱婢亲娘玉栀一样,都不是什么好鸟!

玉栀虽然与陛下青梅竹马,可是因为出身卑贱早早失宠,被软禁在嵩山行宫。

若不是因为赵曦这些年对她恭恭敬敬,她这才出手帮了他,赵曦不知还在哪个角落里苟延残喘呢,怎会有如今的局面?

大庆殿前是一个极为宽阔的广场。

赵曦跟随着安初原走在广场中间用琉璃铺成的甬道上。

太监手中的灯笼如一串珍珠,蜿蜒行在甬道上。

夜风吹起了赵曦亲王袍服的下摆,发出猎猎声响。

赵曦抬眼看向前方高大巍峨的大庆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他会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瓦解赵旭的根基,平定西夏外患和岭南蛮族的内乱,解决北方军阀形同割据的局面,使大宋王朝富国强兵,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七十一章

穿过大庆殿,走到僻静之处,安初原轻轻咳嗽了一声,跟着的小太监知机,当即拉开了与安初原和平王的距离。

安初原这才压低声音道:“王爷,幸不辱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