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差事(1 / 6)

十一月,入冬,永安城外突然聚集了一大堆难民。

城门一开,像是潮水一样涌进来。

以往也有一些难民进永安城,可今年阵势太大,这事很快就惊动了朝野。

朝廷开始开仓放粮,大户人家也设了粥铺。

相府也不例外。

容瑛亲自吩咐,在门口设了粥铺,难免排了长长的队等着施粥。

容瑛看了一会儿,便红着眼眶进去了。被容静拉了到一边,道,“瞧你这点出息,还怎么当大姐?”

容瑛道,“以前自己过着舒心的日子,也知道有很多人过得不如我们。可现在看到了,何止是不如我们?那么小的孩子呢,瘦的都脱相了,不知道多少天没吃东西了。还有两个人,就为了争一个馒头打起来了。哪有什么力气打架呢,最后倒在那动不了了。”

说着用帕子压了眼角,道,“不说了,说了又难受。”

容静劝道,“我们开设粥铺便是为了尽些绵薄之力,也替小六积福的。这世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数,你要是这样,眼泪怕是要流干的。行了,你去里头照顾小六,外面我去照看着些。”

容瑛点头,和她错开身子,看到老夫人在花厅吃茶,便先走了过去。

走过去才发现老夫人也眼眶通红。

容敏道,“娘为着难民的事情伤神呢。”

容瑛坐了下来道,“也不知道怎么今年这么多?北边的旱情这么厉害吗?乌泱泱的,说城外还有难民进来呢。再这样下去,城内也挤不下去了。”

容敏道,“听说有人谏言不能放他们进来了。只能在城外待着,朝廷给他们送粮食去。”

容瑛愤愤道,“这怎么行?天冷了啊。他们在外,连个避寒的地方都没。还没饿死,就先冻死了。”

容敏道,“虽然是这个理,可城里就这么大,往哪里安置呢?”

老夫人感叹道,“这些事情不归我们管的。看看粮仓里还有多少,让刘管家算好,留好家中的口粮,其他的都分出去给他们吃吧。一碗粥,兴许能救活一条命呢。”

容敏和容瑛皆点头。这方面,他们从来都是听老夫人的。

不仅是相府,便是自己夫家,也都是出了不少力的。

可老夫人有件事说的不对。这事原该能归到相府管得。这么大的事,在朝堂之上,容洵的一句话,他的想法起很大的作用。如今他重伤在床,朝堂上便是王时说了算。

姚轲本来已经好了。一听说难民的事情,又拖着不去上早朝了。他知道去了也是白去,去了就是和王时吵起来。干脆让府上不传他好转的消息,但还是命了府上也开设粥铺,帮助一下那些难民。

果然,早朝上,王时牵头,说难民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