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西周长歌> 三百六十五 亲政大典

三百六十五 亲政大典(2 / 3)

然车马鱼贯进入巍峨的宫城石门,立即发现了车马广场与正殿区域的异常:两队斧钺仪仗整肃排列,一副六丈宽六寸厚的红地毡,使通往正殿的三十六级蓝田玉台阶在夕阳下一片灿烂。更令人惊诧的是,殿口平台上的九只大鼎燃起了粗大的烟柱,在车马场遥遥看去,竟似紫烟袅袅,有如天上宫阙。

要知道,这可是当年大禹治水集天下金而铸造成的九鼎,代表华夏九洲。从夏商到周已传了三朝数百年矣。依着法度礼仪,非朝会与大典,正殿前大鼎不能举香,何况是九鼎同时举香?可见姬胡对于此次加冠亲政大典有多么地重视了!

如此九鼎同时举香,再加上仪仗红毡,大殿内外顿时平添了一份庄重与肃穆。

“大王更衣!众位赞冠大宾随同上殿——”

正在众人惊愕之际,三声长呼鼓荡回响,迭次从殿中传到高阶平台再传到殿阶,整个车马场都被内侍们这种久经训练的尖亮声浪覆盖了。随着声浪,几名年轻内侍将赞冠宾客们领上了红地毡,及至高阶尽头。已是满头斑白的内侍贾恰恰摇到了平台口,将参礼者们默默领进了大殿。

到了此时,朝臣们才感到一阵心跳悸动。

依惯例,新王即位当有图新大举,一是在赏赐朝臣中推出新一代权贵,二则是提出振奋朝野的新国策。上代老国君在位时间愈长,朝野对继任新君的期望就愈大。姬胡虽已即位七八年了,但因年幼未执国政,而首辅的托孤大臣召伯虎执政保守,基本上是沿袭先孝王与先夷王在位时的老国策——对外偃旗息鼓,对内了无新政。朝野诸多事端纠葛已渐成积重难返之势,这般十数年过去,无论在野之有识之士或是在朝能臣武将,多年皆无功业可言,难免辄怀扼腕叹息。

如今好容易等到少年天子姬胡加冠亲政了,朝野瞩目所在与其说是赏赐臣民推出新贵,勿宁说是新政大举。

虽说伴王若干年,多次与闻国事,这却是荣夷第一次正式参加朝会,也是第一次进入冠戴济济一堂的镐京王宫正殿。

当内侍贾长呼一声“王书房侍讲荣夷入殿——”时,幽深大殿中一片齐刷刷目光骤然射来,其中蕴涵的种种意味使尚未跨进门槛的荣夷倏忽之间如芒刺在背。一路踩着厚厚的红毡走来,荣夷已经完全坦然了。谋士之身而入君臣大朝,大臣们的惊讶猜忌是可以想见的。但无论如何,自己的为政生涯便要从今日正式开始了,此等枝节日后不难化解。

“大王临朝——”当值司礼大臣一声长宣,姬胡从黑鹰大屏后走了出来,漆黑如墨的头上一顶红锦天平冠,身着朱丝绣金大袍,腰间一条六寸宽的锦带上挎着一口长剑,远远看去气度雍容沉稳,完全不复少年稚气之像。

“恭贺大王!周王万岁——”满座大臣一齐在座案前拜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