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西周长歌> 二百四十六 坐困愁城

二百四十六 坐困愁城(2 / 4)

日车水马龙的官营驿馆俨然成了医馆。可是,进去的病人无论是躺着奄奄一息被抬进去的,还是挣扎着被搀扶着走进去的,全都没有一个能活着走出来。他们害怕了!恐慌在蔓延——

镐京的东南西北四面城门,每天从早到晚总有些许的人群聚集,乞求门吏的怜悯,要求出城。不出意料的是,每次他们都是失望而归。间或还会挨上兵士的几鞭子,爆发小规模的冲突。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负责镐京守卫的王师护营疲于应付,左支右绌,已是十分吃力,别的事已根本顾不上。

延作医馆的官营驿馆外,总有一些泪水涟涟的妇女胳膊上挽着篮子,眼巴巴地望着医馆的大门,指望能给里头的亲人送去点吃食。当然,她们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正值盛夏,大风刮起。镐京城位置较高,毫无天然屏障,狂风可以长驱直入,灌进大街小巷,势不可当。快一个月了,城内没下一滴雨,全城覆盖着一层灰尘的薄壳,被大风掀起来,尘土和纸片随风飞扬,势如浪涛,击打着日渐稀少的行人的腿脚。

已是暮晚时分,夜色在大风的助力下降临得更快,街巷空荡荡的,只有风在持续不断地悲鸣。城外镐水的波涛似乎也在看不见的地方汹涌着,卷起一股潮湿和水草的气味。这座不见人迹的城池,被尘土染成灰黄色,回响着风的呼啸,就像一座受难的孤岛那样哀鸣着。

驿馆门前已经不见了常有的那些面露哀戚与菜色的妇女,也算是可庆幸的事情了。一个年轻后生在萧风中走入了驿馆的大门,引起了守门吏的注意,赶紧询问来意。这里来的不是病人便是病人家属,如此一个健硕年轻人走进来,不引起关注也难。

年轻人指指外墙上悬挂的羊皮告示,说:“我是来应征的。”

“应征?”守门吏十分吃惊,这招募民间杏林高手的告示悬榜已有几日了,应者寥寥,怎么今日——他上上下下打量着年轻人,目光敏锐,身轻气捷,根本不似有医术在身之人。不由自主摇了摇头:“你——会医术?”

“略通一二。”

“读过哪些医书?”

“《黄帝内经》匆匆一览,在乡间时也会几个草头方。”青年淡淡回应道:“我虽年轻,但眼见城中百姓如此受难,自己空有一身力气亦无处报效。我看你们这里也正是需用人之时,大人何苦定拒我于门外呢?”

门吏想想也是,这个年轻人纵使医术不精,但看起来也有一把子力气,抬送担架也必是一把好手,便点点头:“如此,你便留下来吧!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重黎。”

当人们彻彻底底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明确的认知之后,镐京城的氛围发生了奇异的转变——城中的酒肆茶楼竟然异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