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节(1 / 3)

如此良机,谁不想顺着往上攀?

只是时间一久,他们也渐渐地发现了,不管是太夫人还是青鸾夫人,婆媳俩都是油盐不进的,任你再怎么想法子,人家都能充耳不闻视若不见。所以即便再不甘心,也只得打消念头。

难得老九肯在这件事上出面说句话,这几位爷当然喜笑颜开,只要有机会巴结上国公府,那么什么条件他们都能好好考虑。

苏晏扫了众人一眼,“两年后的科举,哪一房先出举子,我就以国公的名义保送他入国子监。”

他那几位兄长顿时心潮澎湃。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南凉最高学府,更是全天下学子挤破了脑袋都想进去的知识圣地,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模式和理念,都不是地方书院可比拟的。

南凉的国子监,开国时仅限五品官以上的贵族子弟方可入学,后续的上位者不断改革,到了永隆帝这里,已经准许各省府州县每年送限定名额内的学子入国子监,迄今为止,国子监内的监生已经高达七千多名。

听起来很多,实则不然,因为这是整个南凉近亿人口里面的七千多,一对比就能发现其实名额很有限。

由于招收了地方学子,所以对在京学子以及在京官员子弟的要求就拔高了一层,从以前的正五品直接跳到现在的从三品。

也就是说,唯有从三品以上京官子弟才能入学国子监,另外,对在京学子的录取名额也相对的降低了不少,门槛更高。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给地方学子腾位置。

而这个“从三品”,可谓是直接撂倒了不少在京官员。

就苏家来讲,老太爷已经致仕,除了一个爵位在身的九爷苏晏和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四爷,其他庶出要不就是没混上来,要不就是身上连一官半职都没有,所以他们那几房的子弟想要入学国子监,可能性直接为零,但如果有举足轻重的人出面保,那就不一样了,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宣国公。

苏晏接着说:“但如果你们养不出举子来,就说明你们没资格够得上国公府,往后少来打这边的主意,否则要让我发现谁还敢上门闹事,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才听完,某些人就昂首挺胸的了,显然是很有信心他们家的小崽子能在两年后的科举场上超常发挥达到老九的标准。

而其他几位则是垂头丧气,老九给的条件公平是公平,奈何他们家崽子不争气啊,整天逃学出去厮混,这样的人还想中举?作为老子的他认真考了那么多年还什么都不是呢!

应该说,苏晏会这么做,完全是被云初微给点醒了,她先前说:苏家之所以会落魄成这样,是因为内斗太严重,哪怕是分了家也还想着往自家人身上刮油,从来没谁会主动站出来说一句团结团结,一致对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