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诡三国> 第一三零章 黄氏的底蕴

第一三零章 黄氏的底蕴(2 / 3)

竟然有记载到关于兵甲器械这种详细的程度——

比如兵之卷,就从小的箭头,到刀剑,甚至枪戟这种长兵器都有从选料到制作的详细过程的记录,甚至还记下了用不同材质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比如单单是兵枪这一项,就写着:

“枪分九色,其制:木杆,上刃下鐏……

“骑枪,首之侧施例双钩、倒单钩,或杆上施环……

“步枪,直用素木或鸦项,鸦项者……

“锥枪,刃为四棱,颇壮锐,不可折……

“梭枪,长数尺,本出南方,蛮獠用之,数十步内,中者皆踣……

……

“拒马枪,其制以竹若木,三枝六首,交竿相贯。首皆有刃,植地辄立。贯处以铁为索,更相勾联,或布阵立营,拒险塞空,皆宜设之,御贼突骑,使不得骋……”

嗯?拒马这个也算枪?

好吧,可能相对简单了些,不算在复杂的器械之内……

真是让人惊叹,可以说谁拿到了这些卷轴,就可以知道了从兵刃、铠甲到器械的各种形态,制作流程和所需材料,这种重要性不言而喻。

黄承彦叹息了一声说道:“黄氏制器之法,源于墨家……”

原来如此!

怪不得当黄承彦得知斐潜居然有一卷胡非子残章的时候如此失态,因为胡非子就是墨子的弟子。

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显赫一时,拥有大批的成员,是一个跨越国界超级强大的民间社团组织,力量强大到甚至可以阻止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典型的就是止楚攻宋的事件了……

就是这样一个组织严密,内部团结,思想广为传播的学派,甚至当时孟子说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意思就是当时两大显学,一个就是源自老子的杨朱之学,一个就是墨家之学,是众多人员追随的学问……

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学派,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力遍及天下,最终因为理念上的不同,在秦国一统期间,为了坚持“非攻”的主张,消耗了大量的力量,特别是又被执掌朝政的当权者不喜,遭受了多次的打压,一直到了汉代,都是人员零丁,从显学转入了隐学……

这三卷书简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又经过历代保存者的不断增减修正,到了黄承彦一代已经是齐整无比,简直妥妥的是战争系的科技全书啊。

和庞德公的《六韬》一样,都是属于压箱底的宝贝,黄承彦愿意拿出来,也算是对于斐潜的未来进行的投资了,当然,是自己的女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毕竟在汉代强调血缘和血统的封建社会,闲杂人等就根本没有任何人会去关注。

当下蔡家给了斐潜提供了一百的私兵,虽然此时正在襄阳大营内训练,但必然不久就要靠斐潜提供给私兵各类的兵甲器械,所以黄承彦拿出来也有让斐潜提前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