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3)

春去秋来,转眼间李珺跟着岳大夫学中医已经一年多了,她在师父岳大夫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本知识以及相关针灸方面的书籍,诸如:针灸专业奉之如珍宝的是《灵枢》、《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针灸大成》等等。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晚上,李珺像往常一样,去了岳大夫家里进行中医学习,岳大夫一见她,就笑呵呵地说:

“中医博大精深,系统繁杂,如同一颗千年老树,枝蔓众多,而针灸,仅仅是其中的小小分支。所以,要想再针灸上面有所建树,光在这个小分支上修修剪剪,装饰装饰,搞些表面文章是不行的,唯有在肥沃的土壤上把根扎深,才能枝叶茂盛。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习好中医基础理论。还有阴阳五行。从此入手,学中医,学针灸,才是正道。”

“是呀,师父,这和您教我学中医的思路不冲突呀!”李珺不解地说。

“傻丫头,现而今,针灸很多人都在做。因为针灸很容易上手,知道几个穴位,甚至不知道穴位,哪里疼痛就扎哪里?或者是灸哪里?都有一定疗效的,所以,有摆地摊的在做,民间人士在做针灸,乡村的赤脚医生在做针灸,有偏街小巷的按摩店、养生馆、足疗馆在,甚至是美容院的小弟小妹都在做。这说明一方面针灸有很大的市场,另一方面说明,针灸真的是易学难精。那么作为我的徒弟,你接下来应该如何来学习呢?”

“师父,我早就想着跟着您学针灸呢?可是您不是说要我先学习一些中医基本知识?”

“是呀,李珺,针灸、针灸,要清楚,是针刺和艾灸。时下,包括医院康复科、针灸科等多是注重针刺,灸法开展的医生较少,反而是市场上专门开艾灸馆的人士较多,她们只是学了点简单的灸法,就开始开店经营,总之,一句话,不努力换来的就只有失败。”

“那我接下来该咋学习呢?”李珺好奇地问。

“我看你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中医基本知识已经基掌握了,可是你要知道,不要过于偏执的学习针灸而忽视了中药、方剂。临床上很多针灸大夫基本上只扎针不开中药,因为长时间不开中药,方剂背不出几首,《内经》《伤寒》《金匮》基本上没有研究,《温病》更不用说,这样其实是买椟还珠。真正合格的针灸大夫,不仅仅要擅长针灸,开汤药的思路应该要更具有特色。因为本身就是搞针灸的,对于经络辨证会更有体会,毕竟背了那么多年的“是动所生病……是主所生病……”,故在治疗一些内科疾病中,你的思路定当更加开阔。所以你在还年轻的时候,还是要背点东西的。《药性赋》、《长沙方歌括》、《汤头歌诀》是基本功,《内经》、《伤寒》《金匮》更是基础的基础,当然,你更要清楚地认识中医的生命力是在临床的,因此,接下来,我想找个机会,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