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正义的脊梁> 第260章 选顾直做秘书

第260章 选顾直做秘书(1 / 3)

赵林然打开的文章,名叫《发力正当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思考》,正是朱远腾转发给自己的两篇文章之一。赵林然三年前见过文字版,是在陆教授家里见的,当时刊登在《陆兴内参消息》上。

正是因为之前见过这篇文章,并且非常欣赏,因此在面试朱远腾时,赵林然着重进行了探讨。不承想,顾直也出示了雷同文章,这就需要仔细甄别一下了。

一边拿着文字稿,一边盯着网页文章,赵林然一目十行的比对,这也太像了,百分之九十七八雷同。

随后赵林然又打开另一份电子版,就是由顾直提供的《转型宜早谋,枯竭误机遇》,两份电子版比对。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两份电子稿何止高度雷同?简直一模一样,唯一有区别的就是标题和作者笔名。

绝对是完全抄袭,否则不可能这么巧,何况两人还曾同一股室共事。

究竟谁是原创?谁又是抄袭者呢?

仔细一看两份电子版修改时期,仅差一天两小时十分钟,顾直的电子稿时间在前。

再比对顾直的电子版和纸质版,纸质版标注时间又早了两天。

如果从这些迹象来看,朱远腾的抄袭嫌疑较大,也能与顾直讲述相吻合。

但仅凭这些判断,未免有些武断,也不够严谨。

于是赵林然又从头通读文章,回忆着两人刚才对文章的解读。

很快,赵林然发现了疑点。

朱远腾在主动提及文章并刻意强调上过内参时,专门讲他是完全基于县域内煤炭资源现状,还特别强调没有参考其他资料与外地情况,但文章前半部分却两次提及“大量铅元素”,这就矛盾了。

赵林然在学习煤炭知识时,亲眼所见,好几份资料都标注着“煤中不含铅”,怎么可能还大量呢?

另外文中有一句“与陆兴省矿藏资源不同的是”,如果按照朱远腾的说明,难道乌鑫县不属于陆兴省?

类似的矛盾还有七八处。

而在朱远腾那里矛盾的内容,在顾直这里却非常吻合。

至于文字稿与电子版有出入,就更能解释通了,而且也更接近现实:在输入电脑时又有补充、完善、微调。

通过这些迹象,已经能够断定,朱远腾打着时间差,剽窃了顾直文章。并且利用省委内参不公开的特点,堂而皇之地成为唯一作者,甚至为此获得提拔与培养。

至于所谓的“为了低调使用笔名”,纯粹是担心万一露馅,可以有耍赖借口,而且露底可能性也大为降低。因为“领导要求必须不得公开”,除了顾直本人和自己,熟人里肯定再没别人见过。

而顾直却因未能完成上派任务、关键时刻离岗等因素,被跨部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