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巫医诡话:寻骨问长生> 第488章 服之不畏雷

第488章 服之不畏雷(2 / 3)

他一眼问:“后面呢?”

“‘性本善,善……’呃……”章歌奇想了一会儿,“嗐,出来混,这些知识迟早要还回去的。”

我说:“行了,你俩该干啥干啥,别打扰我了,我得赶紧把中古脉学掌握了。”

说着,我打开《仲景全书》开始看,实际上它就是流传下来的最接近完整版的《伤寒论》,《伤寒论》在流传过程中被分为了《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因为以前没有活字印刷,书籍的传阅全凭手抄,书籍在传抄过程中时有散佚,孙真人的时代想看到《伤寒论》是非常困难的,他曾经说:“江南驻师密仲景要方不传”。

直到明代才有位印刷商各种收集整理,印出这本《仲景全书》来,实在是造福后人,张仲景自明朝起便有了“医圣”之名。

孙真人想必也是极为欣赏张仲景的,自己当初想看到《伤寒论》费尽周折,便在《千金方》中尽力收录《伤寒论》的内容,孙真人对此书的流传也是颇有功劳的。

读到序言中的这句“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让我感触颇深。

张仲景是和吕布、曹操、刘备同时代的人,他还曾担任过长砂太守。

曾评价曹操“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的名士何颙说张仲景:“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真实的三国并非人们想象的那般是波澜浩荡的英雄史诗,实际上天灾不断、瘟疫流行,流民、兵灾又不断传播瘟疫,人民没有任何防疫知识,只能求助于鬼神,名人、普通人毫无意义地死去,宛如末日。

王粲诗里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曹植的文章中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正所谓瘟疫不分贫富,建安七子在瘟疫中全灭,还有许多三国名人也密集地病死在建安22年前后,史书中没有姓名的百姓死亡数字就更加恐怖了,可想当世之惨烈。

我想,三国既是史书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页,也是最黑暗绝望的一页。

张仲景在那样的时代,看着百姓不断死去,精研医术,躬身行医,著成此书,对后世影响无穷。

同时代的另一位名医华佗,实在是喝凉水塞牙——倒了霉,假如《青囊书》流传下来,也许整个医学甚至历史格局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据说后世阉割鸡、猪的小医术,正来自被烧毁的青囊书所剩的一两页,可见这本书中有大量外科手术内容,难怪孙真人也觉得无比遗憾。

读着书,我逐渐忘记时间,突然耳边听见吴八一和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