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2 / 5)

较缓慢。因为山庄产出的水泥等东西,都是先紧着修筑堤坝时使用的,辽东境内的需求,得往后面排。

秋收之后,闲在家里的百姓还是比较多的,官府这次出面征招壮丁,还是由他们自己报名。不过前期对于前来报名的人,还是稍微筛选了一下的,以会建造房子的优先考虑。会设计房子的,获得的报酬,也会相应的更高一些。

这也是谢当苟在跟谢辞渊聊天的时候,得到的启发。既然想要推行教育,那就得让老百姓看到学习的好处。走科举这一条路,那是十分艰难的。走到最后,或许也无法到达彼岸。但是,读了书的人,在其他方面,也是有所优势的。

就好比在这次的建造藏书楼的时候,老百姓们切切实实的看到了读书的好处。

会算术的,活儿少钱多;会看图纸画建筑图纸的,活儿少钱多……总之那些个认得字儿的,有些对口的学问的,都是干得少拿得多。

刚开始还会有几个人心里对此有些怨言的,不过被这边的主管发作了一下,立刻就老实了。

百姓们就都了解了,原来读书不光光是考科举啊。在其他的方方面面,学习和读书都能够用的上。谁说读书没有用呢?说没有用的,那只是你自己不争气,没有好好的去想想,自己能够利用所学,去做点什么。

在休息的时候,壮丁们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在跟主管说话。

“张主管,你说大人他非要修这么一个东西,干啥呢?”

“这你就不知道了,大人手里边有着天下最全的书籍,他建这么大一个藏书楼,就是为了将这些书全部都放进去。天下文人鸿儒,都是爱惜书本的。知道咱们这里有这样一座藏书楼,他们可能一刻都等不及,叫嚣着要过来了。”

“过来干啥?”那些人过来能做什么?为什么非要吸引他们过来呢?

主管指了指自己,说道:“因为咱们辽东,读书人不多,还大部分都跟我一样,跑去衙门里当官了,愿意去教书的人很少。”

百姓们不愿意送孩子去念书,而读书人也不乐意去教书,如今生源和老师都缺的情况,又怎么能搞好本地的教育呢?

若是想要做好这个事情,至少得双管齐下。而修建这个藏书楼,在双方都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且,据说里面的藏书也是真的丰富,在实在虚,都有收获。

不过更深的道理他也没跟壮丁们讲,他乐意跟他们说这些话,也只是为了让他们认识到,谢大人是多么的用心良苦。

听他将话都说完了,当即就有壮丁民夫说道:“嗐,这些大道理我压根就不懂。我只知道,谢大人是个好官,他一力推行的事情,那肯定是大好事儿,我就只需要支持就对了。”

“对,对!”

“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