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2 / 6)

些人在这边谈论有关于这条路的话题,他们就忍不住想要上去插两句嘴。

有两个人端着碗蹭了过去,问道:“老乡,在谈论啥呢?”

“也没啥,就是这个路,修的没啥用吧?”

“你这么想就不对了,这路怎么可能没有用呢?你想想,这路得修这么宽,还这么平整,走起来不得好走多了?关键是运货的马车,走这条路速度可快多了。”

“那这个跟我们也还是没有什么关系啊。”

“目光短浅了不是?现在没用,以后说不定就用到了呢?比如在你们这边卖不出去没有人要的东西,运到我们那里,说不定就十分好卖呢?”

“我们能有啥可以卖的东西啊,能好好种地,吃饱肚子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他们是真心如此觉得的,田里面的产出能够一家人吃用,就已经很好了。

不过这条路他们还是会好好修的。

再有两个多月,差不多就能够完工了。

辽东来的这些技术员也没有再跟他们多说什么,反正最后会有什么改变,他们总会亲身体验到的。他们辽东的人,一开始也觉得官府如此大力扶持当地的商贸,这跟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可没有什么关系。

可是几年下来,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正在一点点的被改变着。

一些农民,也能够多种一些蔬菜,吃不完的就拿去市集上卖掉。因为商贸的发展,来市场上买东西的人变多了,他们拿去的那些农货,基本上每次都能够卖完。

农闲的时候,如果想打工挣一点养家钱,也是非常容易的。

从前他觉得没有什么用的措施,现在看来,还是郡守看的长远。

短期来看,那是对商户们比较有利的措施和行为,可是长期来看,这真的能够影响到所有人。

那么,郡守大人强力推行要跟他们合作修路,那也一定有着比较长远的好处。

进入夏日,天一下子就热了起来,大靖朝中北部的许多地方,已经连续有一个月没有下雨了。不少农民瞧着这天气都在发愁。

魏钰最近这几日也在愁眉不展的,他想,这大概就是他登基以来,上天给他的第一次考验吧。

这几天,魏钰一直都在查看粮仓储备情况,也几乎每天都召见户部的官员,制定赈灾计划。一旦干旱真的严重,他们得保证这不会有太过严重的影响。

一切都以稳定为前提。

过了两天,倒是降了一些雨,不过接下来又是一阵干旱天。

到了此时,就算粮食不绝收,欠收也几乎就是肯定的了。

不过好在,因为红薯等作物的普及,现在大靖百姓的家里几乎都晒着红薯干,屯着玉米粉,因为这些东西家家户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