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2 / 5)

多好,至少得保证他们生存的权利。再说为官者,也有着青史留名的想法,如何才能青史留名?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话题啊。”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者但凡有这样的志向的,都想着造福一方,也好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虽说我们的封建社会历经了那么久远的时间,一直到被列强用炮灰推开我们的大门为止,都一直是资本主义萌芽,而没有进入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

跨入社会主义之后,我们也是寻求符合我们国家国情发展的道路。古之圣贤就告诉我们,何谓大同社会。而我们,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摸索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停的奋斗。

之所以能够做的这么好,那跟我们从古至今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西方列强信奉的是丛林法则,而我们的社会,更有人情味。

谢辞渊想了很多,这些都是他的一点睡前的想法,想着想着,他便也睡着了。

第二天起床,更是神清气爽。

京城中,皇帝魏钰在忙碌之余,也在关注着辽东的一系列发展。

成王就在那边,他还破例给了他练兵领兵的权限,可这权限给出去之后,他也不得不有所防备。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行事便要有所改变。他当然也希望自己跟兄长之间的关系,能够一直不变,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人,往往就是这么无可奈何。

处理完堆积在案头上的奏折之后,魏钰便派人宣了谢当检进宫来。

谢立兰已经退下来了,谢当检成了谢家如今的当家人。

见了谢当检,魏钰便让他坐下。

面前的皇帝还很年轻,许多人见着他,都会下意识的小看他。可是谢当检知道,魏钰绝对不简单。他年纪虽小,可是肚子里却满是帝王之术。

“这次把你叫过来,主要就是问问你对如今的辽东,可有什么看法?”辽东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发展的速度很快,魏钰心里是有些想法的,但能不能实现,还得找朝臣们商议一下。

可是这个事情问谢当检,谢当检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毕竟在辽东主政的,是他的亲弟弟。而辽东的将军,是他的侄子,辽东的种种改变,也都是自他们身上而起的。好像,怎么回答,都不太对。

谢当检正在组织语言,就听魏钰又说道:“朕知道你在犹豫什么,没有关系,你就随便一说就行了。”

说实话,辽东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这是谢当检没有想到的。辽东那个地方,在他的预想中,光是练兵,赶走海寇,给当地一个稳定和安宁的环境,就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但谢当苟不是正经的官员出身,他在办事的时候脑子就要比别人灵活许多。别人可能想的都是得走哪些程序,才能够将这些事情办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