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2 / 5)

了,往后看到我不会不懂不理解的东西,贫僧再也不会轻易下结论了。”

这东西利润极大,所以这门生意跟粮油一样,是不能掌握在谢辞渊个人或者谢家手中的。只能献上去,由朝廷或者皇上成立玻璃坊,还跟粮油司一样,谢辞渊只负责拿钱,偶尔去改进一下工艺就行。

预计到四月份谢东他们考完府试成绩出来以后,这玻璃的改良工作也差不多可以完成了。到时候谢辞渊或许会再兑换一下棉花种子,还要再进行一次抽奖。

到时候他就得接着献玻璃的事儿跑一趟京城,皇上第一次封他爵位他没有进京谢恩,时隔不久又升了他的爵位,这个就需要去谢恩了。

将接下来的事情稍作安排,谢辞渊也将自己去村学教书的时间安排了一下。大概是每七天去三次,每次讲课半个时辰,问答半个时辰。四月份五月份他有安排,就略去。

将时间表安排好之后,谢辞渊就叫阿明往村长家跑了一趟,村长看完之后大喜。

“这安排可再好不过了。”

之后,谢进农又去找了谢家和杨家的几个族老商量了一下。

“谢先生的水平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虽说谢先生是说义务给村子里帮忙的,不收取任何钱财束脩。可咱们却不能这么理所当然,该有的表示还是要有的。”

杨家族老可不糊涂,首先表态道:“给,一定得给,谁要是不乐意,我打断他们的腿。”

杨河村杨姓是大姓,后来谢家起来之后,谢姓也跟着人丁兴旺,兴盛起来了。所以但凡村子里有什么大事儿,都需要这两姓族老在一块儿商量。其他也有几个杂姓,不过因为人少,所以大事儿一般不叫他们。

索性在大部分事情上,村子里的态度也还算比较公正,所以这么多年下来,除却程氏那事儿,村子里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发生。

谢家族老自然也不会拖后腿。

村子去年一年,大家过的都非常不错。

但凡有点儿志气,想让孩子走科举一途的人家,家里绝对不会少这么点儿银钱。

谢进农沉吟了片刻说道:“那就大家一起出,一年四身衣服、再加各年各节的糕饼果子和肉,大家出了银子,由选定的人气置办。”

大家全都没觉得有问题,这个事儿便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天,谢辞渊就收到了今年的礼。

他还挺诧异,谢进农说道:“您就收下吧,这到底是大家的一点儿心意啊。”

谢辞渊也看了一眼那些东西,如果是大家一起出的银钱,那这些东西并不多,所以谢辞渊也没矫情,收了下来。况且有些时候,你不收东西,人家心里总是不能太放心的。

只有你把东西收下来了,人家才相信,你是真心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